中超中甲诸强豪掷千金引大牌,对中国足球究竟是利还是弊?
巴西画风美 中超会提高?
朋友圈里,流传这样一句话:中超还没有将中国足球水平提高,反而先把巴西足球给掏空了。
有了孔卡、埃尔克森这些巴甲球员在中超的成功先例,越来越多财大气粗的俱乐部开始效仿恒大。北京国安、山东鲁能、河北华夏幸福甚至中甲天津权健,无不将目光瞄准巴甲,目前中国联赛踢球的巴西现役及前国脚人数已达12人,巴甲冠军科林蒂安几乎被“肢解”。用他们组成一套阵容,配上斯科拉里执教,完全可以组成一支来中国淘金的巴西国家队。
以至于巴西媒体频频发难中超,称巴西国脚堕落了。当然,巴媒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评论难免偏颇。
从当年的业余选手马麦罗,到如今正值当打之年的埃尔克森,巴西外援在中超站稳脚跟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老乡来此淘金。这说明,中国联赛已不再是“毁人不倦”的土壤,而是成为巴西球员去海外的第一跳板。只是,在充当跳板之时,中超自身如何去汲取巴西球员的营养,从而助推中超水平,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毕竟,中超赛场巴西国脚的画风再美,中国足球仍难免令人担忧。长此以往,中国本土球员的成长舞台在哪里?本土前锋机会少之又少,中场控球好手难以培养,后防球员心理压力巨大……
欧洲巨星多
用心来踢球?
与恒大、鲁能的巴西风不同,以江苏苏宁为代表的另一批俱乐部,则将目光锁定欧洲。
冬季转会窗口刚刚打开,苏宁便豪掷2800万欧元签下切尔西的拉米雷斯,苏宁身后的河北和申花,则接手了同苏宁谈崩的欧洲联赛大牌——热尔维尼奥和瓜林。就在今晨,中超新军河北华夏幸福宣布签约喀麦隆国家队队长、土超“兽腰”姆比亚。
和此前中超球队将目光瞄准在中下游球队不同,如今不差钱的诸强不仅在欧洲买人,而且还都是挖豪门球队的墙脚,且不再是高龄球星。
再加之此前同中超牵扯出绯闻的还有伊布、鲁尼、范佩西等人。越来越多的球迷认为,当今中超,没有什么不可能。金元刺激下,球迷的胃口也大了,那些尚未引进五大联赛外援的俱乐部的球迷,甚至开始担忧起来……
然而,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得遛遛。有些外援只是来捞一笔钱走人,有些外援用心帮助队友提高,像孔卡那样在中超证明过自己,在上港带动全队斗志,甚至愿意留队帮助球队的,才是备受球迷爱戴,对俱乐部发展有实质利益的。
中国足球需要资金,但莫让金元加剧中国足球的急功近利。一掷千金的背后,该有一些冷思考:引进大牌,怎样才能帮助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
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