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7项目始于美国空军1980年提出的C-X重型运输机需求草案,经过14年的研发,直到1995年才交付美国空军,是美国研发时间最久的军机。在研发经费方面,C-17仅排在E-3预警机和B-2隐形战略轰炸机之后,是美国空军“第三烧钱项目”。当然,花了大价钱的C-17性能也的确优异——它能在简易跑道和较短跑道上降落,甚至可在高速公路上备降,并能运送超重超大的货物进行洲际飞行,这些都是以前的战略运输机无法办到的。
C-17机身长53米,高16.8米,翼展50.3米,最大起飞重量263吨。它的机翼为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25度,有利于节油的翼梢小翼高2.90米。垂直尾翼为T形,尾翼内部还有一个隧道式空间,以便维修人员攀爬通过,进行水平尾翼的维修。三点式起落架中,前起落架为双轮,主起落架为6轮,可在铺装跑道与简易跑道上使用。C-17使用的4台发动机都是普·惠公司生产的PW-2040型涡扇发动机,它其实是民用PW-2037发动机的改进型,技术成熟。依靠这些“动力金刚”,C-17的巡航速度可达648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3715米。
在货舱设计上,尽管C-17外形尺寸和早期的C-141运输机相似,但其货舱尺寸(宽5.49米,长26.82米,高4.11米)比C-141大30%,货舱中能容纳6辆卡车(分成2排)或3架AH-64武装直升机。机舱中心线和机舱两壁可安装折叠座椅。用于空投时,可以投送27-50吨货物或102名伞兵。为了运载重达55吨的M1A1主战坦克,货舱地板用铝合金纵梁加强,使最高承载能力达60吨。
美国空中机动司令部发言人斯蒂尔称,尽管美国空军现役的C-17长期在“恶劣环境中”高强度使用,但它们的情况“非常好”,“除了正常的磨损,没有发现任何重大问题”,以至于美军无需为C-17延寿操心。然而,“好到不需要延寿”的C-17却在某种程度上“自掘坟墓”。由于大多数国家对C-17所具备的巨大运载能力和远程飞行能力没有需求,且该型飞机的售价超过4亿美元,迄今只有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印度、卡塔尔和阿联酋等6个国家购买了C-17,另有13个欧洲国家共用3架C-17。
事实上,为了拓展销路,美国空军和波音公司动了不少脑筋,例如美国空军就曾大胆提出,利用改装的C-17装载大批无人攻击机,让C-17变身“空中航母”。不过,目前看来,这些“天马行空”般的设想很难让C-17起死回生。 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