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上海两会·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从“一花独放”到“花的海洋”~~~
从“一花独放”到“花的海洋”~~~
从“一花独放”到“花的海洋”~~~
     
2016年01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一花独放”到“花的海洋”
上海自贸区如何保持先发优势?
宋宁华
上海自贸区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本报记者 宋宁华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上海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着力做好的8项工作中,“头一桩”便是深入推进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的改革开放。

  作为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从领全国之先的“一花独放”扩展到广东、福建等“四朵金花”,今年又有望复制推广到全国更多地区,成为“花的海洋”。上海自贸区如何继续保持先发优势?在市“两会”上,代表们纷纷对此发表意见。

  加强协同

  坚持“打好四张牌”

  “自贸区建设是系统性建设,而不是一个个‘碎片化’和‘零星化’的亮点。”市人大代表简大年认为,自贸区需要政府在经济范畴中完整、系统设计,体现对企业“放、管、服”的全过程。

  自贸区改革能否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老问题,就是自贸区建设的协同性。“过去我们对于协同性的认识不够充分,比如,对于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协同性是信息平台打造的前提,而信息平台本身的应用性是一定要下功夫解决的,不解决这个问题,过程监管就是一句空话。”他认为,目前新兴金融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也体现出过程管理的问题。而随着我国今后进一步对外开放,怎么实行过程监管,将是自贸区建设中很重要的问题。

  自贸区向全国推广,成为“花的海洋”后、上海自贸区如何继续保持先发优势?简大年认为,要打好几张牌——

  第一张牌就是以上海原有的全国领先的保税区为先导,在国际业务、国际市场、跨境业务、离岸业务上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要对标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比如说新加坡、迪拜等自贸区,形成自己的特点。“国际化是推进自贸区战略的‘良药’。”他表示,一个地方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国际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系统设计、顶层设计。比如新加坡货物通关速度很快,这就是一个系统的设计,包括信用体系、信息平台、整个过程监管等。

  第二张牌是金融创新,上海在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最关键的还是落地、落实。利用自由贸易账户、资金池、对外投资备案等政策工具,上海自贸区已经在投资、监管流程等机制上形成了一套“上海经验”。接下来,“金改40条”出台后,今年上海能否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等,备受市场关注。

  第三张牌是“双自联动”。简大年说,要把自贸区的监管创新、金融创新、开放创新与科技创新很好地联动起来,使得资本、技术、人才在跨境流动上实现“双自”的特点。

  第四张牌是政府职能转变,关键词是“系统性”。上海应在过程监管的总结上,有一套建立在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基础上的政府过程监管体制机制,这样和其他自贸区比较起来会更加完整、系统、立体。“我们要把上海自贸区看成一个试验田,而不仅仅是示范区,要在‘试’字上下功夫。”他认为。

  制度创新

  善用“自贸区思维”

  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政策洼地。“上海自贸区改革不但在经济领域,在政府服务领域等也要善用‘自贸区思维’,加快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成为全国自贸区制度创新‘领跑者’。”市人大代表丁建勇表示。

  他坦言,“过去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控’的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现象: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时,好像什么都能做、又好像什么都不能做,可以改革的管理制度一大堆,但真正落地很少。”他建议,应以“自贸区思维”加快复制、推广自贸区经验,包括政府管理制度的“供给侧改革”。

  在自贸区经验中有3个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正是“自贸区思维”形象的阐释。丁建勇认为,政府履行责任的管理、服务的供给,也应采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简政放权不够到位的要敢于“断腕”,政府对市场过分干预的权力也来个“去过剩”、“去库存”,这样,政府服务供给的结构就优化了。因此,“自贸区思维”也可以说是政府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思维,它给“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供新视角、新方法,有利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袁欣认为,应该把上海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十三五”规划、科创中心建设、“四个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自贸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他建议,上海自贸区要有核心竞争力,就要培育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优质企业和人才。有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更多全球人力资源区域总部落户上海自贸区、服务上海自贸区、扎根自贸试验区,推动其更好地与上海本地优质企业紧密对接,促进相关企业人才全面提高国际化程度,助力上海自贸区继续保持先发优势。“要让上海自贸区完成国家创新‘试验田’任务的同时,也更好地扮演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角色,为上海经济转型及民生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潮事
   第C04版:摩登
上海自贸区如何保持先发优势?
自贸改革成果呈现溢出放大效应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焦点A02上海自贸区如何保持先发优势? 2016-01-29 2 2016年01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