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中国队看重的首金“丢”了,其实本无所谓丢或不丢——首金从来不是理所当然就该是你的。两位以前的首金获得者杜丽和易思玲赛后都伤心地哭了。今天上午孙杨的400米自由泳也未能得到金牌,真正差了一点点。事实上,开赛射击就拿下两块奖牌,已经非常值得庆祝,孙杨的银牌也值得祝贺。但可能因为一个首金情结,不仅仅是运动员,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遗憾,甚至对后面中国代表团的发挥有点隐约的杞人忧天式的不祥之感。
“压力是我想不到的,基本上之前是睡不着,连续好几天有很多想法,一直就在想这场比赛应该怎么去面对,怎么战胜自我。”易思玲已经27岁了,参加的国内外大小赛事无数,并且已经是奥运会冠军,本来应该享受比赛的乐趣,可仍然让一次难得的奥运之旅变得如此苦涩,多多少少与首金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有关。
所谓首金,其实就是比其他金牌决出的早一点而已,落在射击这个项目上,也纯属时间上的巧合,大可不必认真。
本没有意义的首金被看得过重,可有些项目的金牌,总是被我们看轻,尤其是我们的强项乒乓球、羽毛球和举重等等。当然这几个项目的金牌还没有产生,但说这些并非空穴来风。在里约奥运会抽签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谈到中国队统治世界乒坛的担心,采访体育很多年,好像没人问关于美国田径游泳和篮球类似的问题。
自1988年成为奥运会项目以来,中国队赢得了28块金牌中的24块,这本来是应该值得自豪的事情,但偏偏就有人认为我们拿得太多了,产生了不好意思的感觉。然后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譬如乒乓球不普及、外国人不打乒乓球之类的谬论云云,好像中国赢了金牌反成了过错一样。
好在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在这个问题上头脑比较清楚,他说成绩好不是中国选手的错,各协会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才是有益于项目发展的正确方向。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喜欢和擅长的项目,英国人上届奥运会赢了29块金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自行车和赛艇,也没见他们有什么不好意思,这都是他们擅长的、最传统的项目,他们为之自豪。
我们在乒乓球项目中的强大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想想从容国团夺冠开始,全国上下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热情,我们应该珍视这样的传统和历史,为我们在整个项目上的强大感到自豪。
像刘翔一样为中国队开辟新的夺金点固然是好事,也值得庆祝,但保持传统、珍视传统、巩固传统项目的优势,似乎更加重要,切不要“一边捐金于野一边四处化缘”,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犯的类似的错误太多了,并且绝不仅仅是在体育领域。这里有一个自信的问题,我们该有这份文化自信与底气。
我们已经走了很远很远,但应该时时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做到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