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来了个“重伤员”
今年7月8日,招商银行上海某支行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个特殊的顾客,此人左臂吊着绷带,头面部包满了白沙布,仅漏出口眼和鼻子,纱布上还有好多红药水,一看就是个“重伤员”。来者自称黄英(化名),称前一天晚上在ATM机上取赃款时,银行卡被吞,今天是来拿回被吞的银行卡的。按照工作程序,小张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对其进行身份确认,但是不知是不是因为此人脸上缠满绷带的缘故,人脸识别“不匹配”。这时,黄英开始显得有点紧张,对小张说,要么等到自己伤好了再来拿。
“重伤员”频繁深夜取款
小张觉得此人可疑,将相关情况向领导报告。银行领导想起,不久前分行安保部在对ATM机录像巡控时,发现有一男子多次取现,并且每次都将头面部遮盖,行为异常。后经比对,视频中男子与此“重伤员”面貌特征颇为相似。后经与上海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联系,发现该男子使用的招商银行卡在本市招行网点多次大量取现,且其使用的银行卡涉及全国数20余起网络诈骗案件。8月5日,招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安保部派员到黄浦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报案。
“重伤员”并不叫黄英
根据报警人所在银行提供的信息以及对20余起案件的串并,民警掌握并冻结了嫌疑人作案使用的两个支付宝账号和一个涉案银行账号资金共计20余万元。通过进一步查询,发现相关账户登记名分别为黄英和刘秋阳(化名),但通过对黄英、刘秋阳两人身份信息的调查,发现两人与视频中的男子面貌特征不符,初步判断系犯罪嫌疑人冒用两人的身份信息进行开户操作。
经进大数据滚动比对,“重伤员”的真实身份及在上海的落脚点逐渐浮出水面。“重伤员”杨某实为上海某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8月23日,民警在浦东新区芳华路某号,将杨某抓获,并在其住所内查获作案手机2部,笔记本电脑2台,作案使用的身份证2张。
杨某到案后交代,其自2010年始便在境外就业服务公司工作,因熟悉境外劳务输出的业务,遂萌生了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劳务费、押金等的想法。2010年,其用在上海火车站附近捡到的一张名为“黄英”的身份证,到银行开设了账户,以备实施诈骗时使用。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其在“狮城论坛”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介绍他人到新加坡就业为名而骗取他人劳务费、押金等钱财,先后有几十人受骗上当,诈骗总金额约80万余元。
精心装扮弄巧成拙
杨某说,自知干的是违法的勾当,所以每次到银行取款机取钱时都是在深夜人少的时候,并且都会对头面部进行遮挡,怕被监控录像拍到真实面貌。当天到柜台取卡时,为了尽量遮挡面部特征,就假装头面部受了伤,用很多白纱布将自己的头和脸都包扎起来,还在纱布上涂了很多红药水。没想到,这样精心的打扮不仅面部识别没有通过,反而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致案发。
目前,犯罪嫌疑人杨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