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普遍存在烦恼
下午三点半是大部分小学的放学时间,部分家长坐在办公室心神不宁:自己无法接孩子放学,放学后的两个小时无人监管。
开学前夕一周,市民张海风开始寻找各种晚托班。她介绍道,新学期,儿子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因为改善居住条件,现在居住的新房距离学校5公里远。“原本,我们计划让老人帮忙接送。开学前夕,老人身体不适,接孩子成了难题。”张海风表示,找阿姨、邻居帮忙,都没有适合的人选。没办法,她决定每天下午三点半,远程帮孩子预定出租车,请出租车司机送孩子回家。“请出租车司机接孩子属无奈之举,我们也不太放心。”张海风无奈地说道。
家远的家长,担心三点半没人接孩子。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也有诸多烦恼。范星星是浦东新区三年级的学生,新学期,成为一名挂钥匙上学的孩子。因为爸爸在外地工作,在大学工作的妈妈下午五点左右才下班。每天下午三点半,孩子只能自己背着书包回家。学校到小区大概700米远,范妈妈一般预留15分钟时间,3:45会准时打电话回家“查岗”:到家了吗?关好门了吗?冰箱里有点心……孩子安全到家,范妈妈的心还是悬在半空中。她表示,自己五点半左右到家,对孩子有两个小时的监管“盲点”,只能通过突击打电话“查岗”的方式来监管。
开设晚托班能否解忧
三点半接孩子难题,已经存在多年。2006年,因为个别学校的晚托班存在大规模补课、乱收费等现象,市教委叫停晚托班,小学一般于下午三点半放学。三点半放学后的孩子没人接,成为困扰很多家长的“三点半难题”。
近年来,随着开设晚托班的呼声日益热烈,2014年,市教委决定重启晚托班,并明确表示,不收费。部分学校对开设晚托班,也有些“顾虑”:孩子在晚托班的责任事故由谁来负责?放学后的,晚托班该如何运用管理?报名学生大于学校承受能力了,怎么办?大部分老师的日常工作量比较大,未必能在放学后承受看护孩子的重任,怎么办?
新举措实施已有一年多,记者采访发现,沪上大部分学校在放学后开设照料班,有部分老师参与管理,还邀请社区义工、志愿者参与其中。然而,部分学校将孩子集中在食堂、图书馆或几个教室,实行混班制管理,只能简单地爱心看护。值守的老师只是起到一个维护正常纪律的作用,一般不进行作业辅导和答疑。晚托班一般持续到下午5:00左右,如果还有孩子没有被家长领回,有些就有门卫师傅代管一下。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学校免费晚托班并不受家长的欢迎。一位小学四年级家长王嘉表示,“放学后的两个小时是作业时间,我们只能选择校外晚托班,帮忙监管孩子的作业。”因此,校外辅导机构纷纷开设晚托班,每月收费从1500元至2500元不等。“很多校外晚托班开设在写字楼、居民小区内,多位孩子挤在一个小房间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相比而言,校外晚托班可以减轻家长监管作业的压力,受到部分家长的欢迎。”王嘉表示有些担忧。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