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平的杂
(美)海 龙
  (美)海 龙

  赵武平是个读书人,也是书评人和出书人。这三样事他都干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出书和评书是他的本行,业界对此都有定评不必我多赘;我这里想说的是他写的书。

  本职工作加上业余爱好,武平这些年悄没声地发表了不少散文随笔,散见海内外报刊,同侪及读者阅之戚戚然心有同好;惟其散乱如星云漫天无法收拾难窥全豹,武平遂有结集以飨读众的愿望。这是他的两本书《人如其读》和《阅人应似阅书多》的缘起。

  应该说,这两本书恰是我最喜欢的格局和套路,谈起来或难掩偏爱。武平浸淫书业经年,热衷的话题自然都难免于书但却不限于书。特别是他因书及人有很多书和人的故事都是称得上秘闻和轶事的,有的甚至升格些说,称得上文坛佳话呢。

  武平主持译事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当然有机会接触亚欧美各地国际书展更有机会亲自接触大牌畅销书作者和政要、名媛及各种“星”。武平平时讷于言却勤于笔述,书中他笔下的基辛格、昆德拉、大卫·霍克思、萧乾、冯亦代、杨宪益、杨绛、叶君健、赵萝蕤等都一路逶迤向我们走来,述说着很多宫闱事和烟云满纸的掌故,让我们觉得目不暇给。

  武平还是个细心的人,因其特殊的身份和文坛交往,他往往不经意间见识了许多读者难以知晓和留心的话题。但他不卖弄、不藏娇,更不吊读者胃口而是实实在在娓娓道来,不为名人狡辩,不为长者韬晦也不替“贤者”隐讳;而是替历史负责,为文坛传真,写出很多佳话和史话、实话。如写胡乔木当年退政作诗,沈从文和郭沫若之间的恩怨过节,张中行跟杨沫的轶事,周作人向毛泽东上书始末,徐志摩与赛珍珠的绯闻,章含之和章士钊之间的误会等都写得温柔敦厚简洁隽永,留给读者遐思和回味的余地。

  当然,书中篇幅最多的是他念兹在兹的老本行翻译。武平是书评人和出版人,但他的本行却是翻译。惟其如此,他才有资格探讨翻译、评论翻译。当然,这也是个战场和沼泽地。世上自从有了翻译这个行当,其行规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意大利人干脆说“翻译者就是叛徒”。可在这个可怜的世界上人们要想互相理解、少一些误会和战争,就离不了这样的“叛徒”。我国自唐朝翻译佛经到林琴南译西洋小说再到今天生吞活剥译介西方理论改造中国,这里面一直硝烟不断烽火连绵,要想知道武平的观点和他说了些什么,读者诸君最好读他的书。您或许对之点头颔首也或许不以为然,但我相信您不会后悔读这些篇什。

  这些书里深得我心的当然还有作者写他淘书、选书、索书和出书的经验;特别是他在世界各地旧书店流连,跟读书界各种趣人、名人和怪人的交往等等。当然,我们这些庸常人并没有他这样幸运周游四海寻酷书的机遇和逸情。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却是穷措大难以拒绝的艳羡之情。能看看这些高人如何潇洒如何动作以及如何成功,对我们来讲就已经是不期而然地同行了一路,幸福了作者的幸福了;这不能不说是暑日读书的间接一乐。

  俗谓优秀出版者须是杂家。杂,谓之充盈不阙,谓之诸识完备未有短板;同时,杂也是绚烂。予求吾取,杂在这里可谓包罗万象繁花满眼,美不胜收,是招人喜欢的那种富有和丰足。

  读武平的书,有如读张岱、读李渔随笔的心结,心里私下有点儿小矛盾;希望快读完又希望读不完。它们丰沛多汁滋味可人,真想一口气把它读完饱我渴欲,但有时却又因不舍得而对自己有约束留着慢慢读。这样,两本不大的小书,如味橄榄,让我断断续续流连其间,读之如对故人,如临朗月,如沐春风——味此套话方知古人赞书诸语真挚不谬,对武平的新书,我竟无一创新语可赞,思之能不失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04版:上海新闻
   第05版:文体新闻/文体
   第06版:夜光杯
   第07版:夜光杯
   第08版:连载
字数概念
今天的父母
武平的杂
爱之手
豫北(油画)
面向未来 聆听中国
新民晚报夜光杯06武平的杂 2016-10-06 2 2016年10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