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交响音乐、小提琴独奏、舞蹈、男童合唱、话剧、装置舞台剧,艺术节10大精品不容错过——~~~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响音乐、小提琴独奏、舞蹈、男童合唱、话剧、装置舞台剧,艺术节10大精品不容错过——
目不暇接 耳不暇听
朱光 朱渊
■ 歌剧《黑桃皇后》剧照
■ 奇幻装置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剧照
■ 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
■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剧照
  1 

  马林斯基剧院歌剧、

  舞剧与交响音乐会

  (10月18日至25日 上海大剧院)

  “马林斯基”毫无疑问是古典艺术高峰的代名词,去年他们的芭蕾舞剧《舞姬》也完全可以列入去年榜单前三。此次,他们加大了力度。率先以歌剧《黑桃皇后》登场,其次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再者是捷杰耶夫指挥的交响音乐会。《黑桃皇后》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幕悲剧,是其晚期代表作品,改编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同名小说。1891年2月19日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作首次公演。本次来沪的版本为马林斯基剧院于去年推出的最新制作,还展现了圣彼得堡谜一般的城市气息。

  2

  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

  独奏音乐会

  (10月15日 东方艺术中心)

  始终处于当今顶级小提琴演奏家之列的安妮-索菲·穆特,仅以“小提琴女神”的名号已经不足以形容其地位。此次,她将演奏包括莫扎特、圣桑、雷斯皮基等多位音乐家的代表作,跨越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多个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作为四次获得格莱美奖、九次斩获回声古典奖等奖项的宿将,她还将展示其对现代作品的非凡理解。库瑞尔为小提琴与钢琴所作的新品《齿轮》,也列在此次曲单上。

  3

  话剧《樱桃园》

  (10月13日至15日 美琪大戏院)

  话剧在艺术节上比重越来越高,这与戏剧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密切相关。此次,由濮存昕领衔主演的契诃夫名剧《樱桃园》颇受关注。该剧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很高。剧中所有演员都在开场时出现在台上,看似互相交流又各自独立。濮存昕、卢芳都是经验丰富的演员,但他们仍表示难度着实不小。濮存昕也认为,“这是我演过的戏中最难演的一部。”

  此外,符合中老年人集体回味青春的一代明星刘晓庆,还将亮相话剧《武则天》;适合文艺青年结伴前往观赏的话剧中心与英国皇莎合作的《亨利五世》;热衷老上海情怀的话剧《阮玲玉》等等,也能让观众各取所需。

  4

  迪图瓦与英国皇家

  爱乐音乐会

  (10月19日 上海大剧院)

  艺术节音乐会是一项让人难以割舍的多选题。非要排列顺序的话,迪图瓦与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音乐会,估计可以位列第一。立足伦敦的英国皇家爱乐,以丰富、流畅的音色和近乎完美的器乐声部融合以及对经典曲目的驾驭著称。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夏尔·迪图瓦有着兼容并蓄的优雅指挥风。

  此外,艾申巴赫与世界首席乐团音乐会、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音乐会、捷克爱乐乐团120周年庆典等也都是重量级交响乐团在上海难得的荟萃。

  5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

  《仲夏夜之梦》

  (10月20日至22日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是芭蕾舞粉丝心中的神。他们几乎每年都带来新作,在视觉创造和技术表现上,都是追求完美的欧洲舞团代表。《仲夏夜之梦》本身就颇具梦幻色彩,是发生在魔幻森林里的爱情游戏,从内容与形式都值得期待。

  6

  沈伟舞蹈艺术

  《天梯》《地图》

  (11月7日、8日 上海大剧院)

  去年沈伟在艺术节的演出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以至于演出前特别举办了一场沈伟与烟火艺术家蔡国强的对话。听完对话看演出,发现沈伟,就是“舞蹈界的蔡国强”,这位从广州出身的舞蹈艺术家纯粹把舞台当做画布,以演员的身体作为画笔,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动与静,定格的场景如画,舞动的场景如诗。他基于传统的审美,融入面向世界的眼光,使其舞蹈作品有一种出人意料却赏心悦目的美。

  7

  英国圣三一男童合唱团

  (10月20日 东方艺术中心)

  男童合唱团是欧洲声乐艺术的传统编制,也是我们热衷的亲子共赏节目。这一群男孩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是为英国女王唱生日歌的那一群。他们录制了不少高品质的唱片,包括2014年电影《饥饿游戏》和2015年电影《沉睡魔咒》的原声唱片。

  8

  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

  《罗密欧与朱丽叶》

  (10月28日至30日 上海大剧院)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所带来的版本,是由芭蕾大师约翰·克兰科的编导,为这部戏剧芭蕾注入了新的生命。于1962年12月首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上世纪60年代西欧极为著名的版本之一,在编舞上充分体现了克兰科罕见的才能,既有古典芭蕾的优雅灵动,又结合了西欧十分注重的戏剧风。阳台双人舞堪称经典,随手一张剧照都充满诗意,极佳地表现出莎翁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9

  话剧《北京法源寺》

  (11月2日至5日 上海大剧院)

  国家话剧院田沁鑫导演的这出剧目,改编自李敖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首的爱国维新派人士,在维新变法之后,为中国寻找出路的“百日维新”过程。主演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等,均是不同时期的演技派代表。

  10

  奇幻装置舞台剧

  《爸爸的时光机》

  (10月13日至16日 上剧场)

  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中,有一位个性鲜明的“牛大姐”,她在真实生活中的儿子马良,起先从事的是舞台美术工作,接着投身装置艺术,在父亲——京剧理论名家马科的影响下,他开始构思了半自传体舞台剧《爸爸的时光机》。该剧展现的是为了唤起患了阿兹海默症的父亲回忆,儿子制作了不少装置,还原父子情深的场景,终于慢慢在给父亲演戏的过程中,融合情感的故事。有了一层真人真事的背景,加上奇妙装置的呈现,使得这台成长于“扶青计划”的项目,已经踏上世界巡演的旅程。 首席记者 朱光 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上海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25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专题/新民楼市
   第B0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6版: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目不暇接 耳不暇听
新民晚报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A24目不暇接 耳不暇听 2016-10-13 2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