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知识型工人专家李斌、“汽车心脏”的守护神徐小平、从业30余年从未出现次品的国产大飞机首席钳工胡双钱、掌握100多种焊材焊接技术的“焊神”张翼飞、中国制造“太空之吻”缔造者中国航天特级技师王曙群、设计安装世界最高速的电梯的俞建民、设计制造G20峰会国宴餐瓷的高金明等都榜上有名。
今年起,市总工会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选树1000名“上海工匠”,打造一支与加快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首批上海工匠选树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据统计,今年全市共有583名职工参与到 “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中,其中自荐人数达到142名。
首批诞生的88名上海工匠涵盖了电力、钢铁、船舶、航天、汽车、通信、建筑、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0人,占总人数的56.8%,普通职工38人,占总人数的43.2%;高级技师51人,占总数的57.9%,高级职称14人,占15.9%,技师10人,占11.4%。从工作年限上看,88名上海工匠的平均年龄约49岁,基本都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平均工作年限29年。从业务技术水平上看,他们的岗位创新能力都较强,有29人曾有发明专利,占总人数的32.9%;32人拥有实用新型专利,占36.4%;9人拥有外观设计专利,占10.2%。
首批上海工匠中既有不少原本就在本市职工中具有号召力的技术大牛,同时也不乏一些新生代的技能高手,其中有上海连成(集团)有限公司双吸泵产品经理王梅、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班组长张雄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影视动画导演、美术设计张振晖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非公企业职工参与,占总人数的30%。另外,当选工匠中有女性职工8人,农民工10人。本次活动还选树了43名上海工匠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