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毅是比智力或长相更可靠的指标”
姜燕
  近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对学生综合素质做出具体的、系统化的描述,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素养?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数千名教育界人士就此共同探讨。

  “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

  “核心素养的研究与讨论,集中指向那些能够真正体现适应个人健康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由此作为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基础与指导,更是抓住了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键。什么‘核心’素养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一种预示力?这种预示力的基本含义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并且能够一直持续影响他们一生的某些素养,是能够预测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基本走向,并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素养。”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经历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的品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美籍华裔心理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A.L.达克沃斯以近年来美国社会和教育界的一个流行词“grit”(沙砾、坚毅等)为专题进行研究认为。

  “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并不是我们给幼年的孩子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帮助孩子培养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都将影响其一生。同时,这种认识已经不仅是理论界的声音,而且已成了美国许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

  ——经济学家、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等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都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素养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支撑。

  “要特别重视社会关系教育,强调社会接触重要性。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学生可以综合利用校外教育服务体系,增强社会参与,强化社会责任。”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发表看法。

  “花草藏于温室不堪风雨,少年囿于围墙难当大任。核心素养从提出到落实很难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在实践中将培育指标与具体课程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科学推进。”

  ——游学机构代表、世纪明德董事长王学辉

  本栏编辑 姜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公告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公告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职教之源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健康E题
   第B06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老字号”还能守住金街吗?
声音·八方
“坚毅是比智力或长相更可靠的指标”
敬启
新民晚报要闻A03“坚毅是比智力或长相更可靠的指标” 2016-11-16 2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