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话剧《火山灰》观后
~~~——话剧《火山灰》观后
~~~——话剧《火山灰》观后
~~~——话剧《火山灰》观后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一点点是什么?
——话剧《火山灰》观后
陈小玉
  ◆ 陈小玉

  几天前在1933微剧场看了一场由“新文本孵化计划”扶持的话剧《火山灰》。最早吸引我的是在微信上看到它是一出由年轻的编导创作的现实主义戏剧。它将会有怎样新颖的视角和独立不羁的观点?我好奇。观后,我直感它有点可惜,它明明可以更好,可它就是缺乏那么一点点,不多,就一点点。同时让我欣慰的是这出戏的创作者们诚恳而不忽悠的态度,也正因为这一点,它给了我说说这出戏的不足的动力,并以个人浅见来指出它所缺乏的那一点点到底是什么的意义。

  年轻女性柳,大学中文系教师,戏开场时,她的前男友龙不速而至柳租住的简陋小屋,雷雨袭来,小屋几处漏雨,雨水滴落到接水的桶里,发出恼人的叮咚作响……这个氛围既令二人心酸,又引出不是那么愉快的,有关过去的、绕不开的话题。

  从他们的对话中观众可以得知,柳与龙从大学毕业到现在,都很不容易,首先要解决生存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诧,这本身就很有现实感与代表性。当两个人遭遇的事件通过他们的对话被一一揭示时,当时我觉得非常真实,也非常相信,但过去几天之后,我却一点也记不起来那些事件与台词了,仿佛之前出现的是浮光掠影。观众还得知,从价值观到行为方式上看似非常不相同的两个人,但观众并不至于为他们的分手惋惜,也没有为他们的关系复合而期盼。

  按照社会普遍标准,龙更成功,他眼下是一位房地产商,比柳赚钱多,但作者的感情好像并不倾向他,但似乎也没有指责他的意思;我猜想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柳,因为柳的内心更干净,她竭力遗世独立、纤尘不染。从两个人的口中,我得知了他们与他们周遭丰富多彩的生活形态,但是我更希望看到这出剧提供的现实意义,有点追求的观众都希望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那些能够引起思索和共鸣的东西。

  作者似乎想说年轻人的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然而欲言又止。给人感觉这欲言又止是因为害怕这么说显得太正经,因而未免显得太浅显。作者觉得哪里不足,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在这个之外又加了一个带有象征色彩的人物——万,她养着一只黑天鹅,黑天鹅在西方寓言里代表“不可预知的灾难”——我真不知道“万”的出现,跟前面两人之间的戏有什么内在必然的关联,跟“柳”与“龙”二人生活相关的人多了去了,就在他们之前的对话中就出现过很多人物,比如龙的业务关系户、业务发包人,柳的同事老师,暗恋的爸爸的同事大叔等,为什么要选择“万”这个人物登场?一定是有很深的用意!所以,当这个饲养黑天鹅的女孩“万”出现的时候,我拼命地想要找到她暗示的深刻主题,她以隐喻的面目出现,然而却深入地触及到的严肃社会问题。

  可是,“万”的行为逻辑跟本剧前后风格与主题都不太搭调。她喜欢柳,柳是她的闺蜜,她从柳那里夺去了龙,然而她面对柳却毫无愧色。她拜托柳帮她养黑天鹅,她说出来的话总有些莫名其妙,像是脑子有点不正常,使得两个女孩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暗语与暗喻,这对话的风格跟前面“柳”与“龙”之间的现实主义风格反差太大了,我知道作者想要拔高点啥,但是有点不知所踪的难受,就像一个人刚刚出门,就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

  观众不得不瞪大眼睛力图闹明白“万”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起初以为自己的理解力欠佳,或者因为不熟悉戏剧的观赏习惯而造成了障碍,最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到了“万”这个人物以死亡的方式结束时,我才确认不是观众的问题,而是创作者在表达上的不统一。

  在这样一部以现实主义风格为叙事基础的戏剧中,观众看到了年轻人面临的职场压力与生存压力、社会道德危机、社会分配不公等等许多令人焦虑的问题,然而走进剧场的观众不但想看到现实问题中的自己,还想在戏剧中看到能够超越现实问题的微光,希望在现实境遇的映照之外,得到一个哪怕是个体出路的虚幻解决之道,而这就需要创作者拥有整体性的艺术掌控力,以及对人生毫不游离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这一点,包括你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努力。所以并没有要苛责这部戏的意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话题
   第C04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6版:资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有一种爱叫陪伴 有一种力量叫思念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那一点点是什么?
这个春节,你“自救”了吗?
新民晚报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C08那一点点是什么? 2017-02-04 2 2017年02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