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月1万英镑收买英国智库抹黑中国
日本使馆不顾体面为哪般
马尧
  在和平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尽管有竞争,但终究都有底线。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笔者开始怀疑邻国日本是不是也明白这一点。英国《泰晤士报》发文披露,日本驻英国使馆以每月1万英镑的价格,收买英国智库杰克逊学会抹黑中国的外交政策,而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被该智库利用,成为这一不光彩勾当的傀儡。

  里夫金德承认杰克逊学会主动联系他,借用他的名义表达对中国参与欣克利角核电项目的担忧。文章以《如果我们让中国建设欣克利角项目,危机时刻他们会不会关掉英国的电闸?》为题,无中生有地推测,“没有人知道中国会把什么样的‘后门’技术植入我们的电力设施当中”。

  日本为什么要做如此损人不利己的举动?这还得从中日力量对比说起。长期以来,日本一直以东亚的主人自居,用俯视的心态看待中国。然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日本的心态开始失衡。随着2010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日本“器小易盈”的毛病开始歇斯底里地发作,在钓鱼岛屡屡挑起争端,右翼在历史问题上变本加厉。

  这种狭隘心态体现在工业贸易方面,就是与中国的竞争更加不惜成本、不择手段。2011年“3·11”大地震后,全世界认识到日本核电的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本国停建的核电站,却依然向越南等国推销,可谓“己所不欲,偏施于人”,自然屡屡受挫。与此同时,经过长期努力,核电、航天和高铁成为中国工业三大名片,在国际市场上屡有斩获,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不反思自己在产业政策、安全防护以及工业设计方面的巨大缺陷,却认为中国占领了本属于日本的市场份额,在种种阴暗心理的驱使下,开始不顾体面地雇佣“枪手”抹黑中国。

  日本这么做,首先违反了国际道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总应该有底线。其次是“毒化”了两国关系。近年来中日关系转冷,始作俑者是日本,日本不思己过,反而恶意满满地以这种不道德甚至涉嫌违法的手段攻击中国。作为官方机构的大使馆居然“亲自出面”主导此事,让人啼笑皆非。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福岛核电站事故6周年了,据说福岛的核泄漏情况又恶化了。日本政府与其担心中国占领世界核电市场份额,不如先把自家的洞给堵上。

  笔者想起一句话:日本不给世界惹事就是贡献。至于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先生,英国绅士的体面和外交官的职业操守就让他这么给“贱卖”了,真真让人齿冷。 

  马尧(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 /综合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韩国三星掌门人李在镕今被批捕
韩国最大航运企业韩进海运宣布破产
慕安会:二战后世界从未如此脆弱
骗子冒充税务员美国老人频上当
日本使馆不顾体面为哪般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5日本使馆不顾体面为哪般 2017-02-17 2 2017年02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