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体新闻/体育
     
本版列表新闻
~~~——听李娜讲述退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
~~~——听李娜讲述退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
~~~——听李娜讲述退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
~~~——听李娜讲述退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娜”样温柔的眼光看世界
——听李娜讲述退役后多姿多彩的生活
厉苒苒
■ 李娜昨天在北京出席活动后独家对话本报记者 图 TP
  李娜

  出生:1982年2月26日,武汉

  身高:1.75米

  职业生涯:1999年至2014年

  WTA女单冠军(包含大满贯):9个

  大满贯冠军:2个(法网、澳网)

  女单世界最高排名:第2(2014年2月17日)

  洲际运动会冠军:2001年北京大运会 女单、女双、混双

  2010年广州亚运会 女子团体

  职业生涯总奖金:16709074美元

  退役已近三年,李娜的新闻却似乎从未远离。

  昨天,耐克在北京发布全新产品李娜系列,向“坚持自我、充满斗志、永不退却”的李娜精神致敬。这也是耐克首次为中国女运动员发布专属服装系列。

  活动后,本报记者独家对话李娜,听李娜讲述退役后生活。与以往那个赛场上咬牙拼命,赛场下让记者又爱又“怕”的李娜不同,如今的她是一位温柔的妻子、一位慈爱的母亲、一位性格开朗的网球宣传大使,她说她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

  告别曾给予她诸多荣耀的赛场,李娜回归成为生活的主角,精彩不逊昔日。

  “娜”般母爱

  “任何女性成为母亲都是一次重生。不是妈妈教孩子该怎么做,而是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又见面了!”人未到,声先至,脸上挂着招牌爽朗灿烂的笑容。出现在眼前的李娜略施粉黛,身材窈窕,完全看不出就在三个月前,她刚刚生下自己的第二个宝宝。

  去年圣诞节,李娜更新个人微博,以一张四只小猪的漫画,以及一句“今年我们家的圣诞节特别‘好’,感恩。”暗示二胎生下儿子。夫妻俩为儿子取名Sapajou,直译为“卷尾猴”。小儿子Sapajou和大女儿Alisa出生相隔仅一年半。

  被问到恢复的秘诀,李娜笑着回答:“最好的锻炼就是带孩子,这比任何的锻炼都好。”

  李娜系列的LOGO是一个如丝带般盘旋缭绕而成的符号,是李娜的“L”亦是李娜的“N”。亲自参与了LOGO的设计,李娜透露,8个月的设计时间里,曾数易其稿。“原本的太生硬,不符合我的预期。现在的比较柔美,我一看见就在心里说,这就是我要的感觉。”

  从生硬到柔美,恰似李娜从当初赛场到如今生活的改变。

  在职业生涯最巅峰时刻,李娜就曾说过,自己的最大理想并非什么“大满贯冠军”,而是“快乐的家庭主妇”。如今,心愿得偿,为人妻,为人母,回归生活的娜姐,少了当初那份咄咄逼人的巨星锋芒,却多了许多发自内心的温情款款。

  说起自己的大女儿Alisa,李娜会一脸骄傲,“我根本不需要培养她去运动,她精力特别旺盛,只要一上运动场,就玩得比谁都疯。我觉得我根本追不上她!”

  谈着初为人母的手足无措,娜式幽默信手拈来,“当妈妈和当运动员没有什么不同,和孩子在一起也是一个战场。”

  而更多的,眼角眉梢,是对一双儿女发自肺腑的甜蜜呵护:“和孩子有时候没法讲道理。但我却又格外羡慕他们的纯真,因为这是我们成年人所没有的。”

  用母亲的温柔眼光看世界,生活简单得只剩下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对李娜而言,是昔日的运动生涯成就了如今的优质生活——再辉煌的战绩也不过成为如今的庆幸和感恩,“感谢当运动员时自己的坚持,可以让我现在全身心陪伴孩子。任何女性成为母亲都是一次重生。不是妈妈教孩子该怎么做,而是能和孩子共同成长。”

  偏爱“娜”样

  “我一直都很倔强不听话,直到现在也没学会安分。但幸好,也变成了自己欣赏的模样。”

  说话直白,曾经是李娜的标志。

  如今,走下赛场,生活中的娜姐,却依然保持着那份率真直白。在昨天活动中,记者用“费纳决”旁敲侧击,谈及网坛老将当道的话题,却不料被李娜一眼识破用意,斩钉截铁打断道,“老将值得尊敬,但我绝对不会复出!”

  她说,如今的自己,不管事业还是家庭,都比退役前曾想象得要完美很多。

  如果说儿女双全,李娜已是人生赢家。那如今,耐克全新推出的李娜系列更像是李娜的第三个孩子——希望以自己的运动经历去号召更多女性爱上运动,李娜说:“运动会让女孩获得更大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从代言人、公益大使到参与体育真人秀,和名导演筹划自己的自传电影……2014年退役至今,李娜在多种身份之间切换自如,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人生本来就是在不断挑战自己。”李娜对本报记者如是说,“女性本来适合的角色就很多。以前的我太本分,现在年纪大了,想要尝试的事情反而多了。”

  将赛场中对极致完美的坚持和追求,带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如今的李娜,会因为找不到最完美的搭档,而暂缓自己的网球学校梦想;也会因为不愿将就,反复和自传电影团队开会、讨论,一再延后电影的档期。

  这位曾经的中国“网坛一姐”感慨,从退役到现在,最怀念的是在场上可以自己跟自己较劲的感觉。“我一直都很倔强不听话,直到现在也没学会安分。但幸好,也变成了自己欣赏的模样。”

  记者 厉苒苒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尚
   第B02版:摩登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新民法谭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家装之窗
   第B08版:家装之窗
用“娜”样温柔的眼光看世界
独家对话 李娜
“娜”一种生活
扫一扫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体育A19用“娜”样温柔的眼光看世界 2017-02-24 2 2017年02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