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生态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森林覆盖率已超15%,上海推动林地功能兼容开发——~~~
森林覆盖率已超15%,上海推动林地功能兼容开发——~~~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森林覆盖率已超15%,上海推动林地功能兼容开发——
发展林下经济 让“1+1>2”
金旻矣 郑勇
■ 林下药材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开放型休闲林地
■ 林下复合经营-石斛
■ 松江雪浪湖
  林下经济,是近几年的热词,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采集业和森林休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通过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立体复合经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林业生产经营方式,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方向。

  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15%,如何利用好这些林地,发挥“1+1>2”的效用?市林业及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林地功能的兼容开发,以促进上海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单一林业向复合林业转变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林地产出率的必由之路。利用林下闲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立体经营,提高复种指数,实现从单一林业向复合林业转变,既符合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林地产出率,进而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的必由之路。

  发展林下经济,是弥补林业投入不足的有效手段。林业生产具有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林业投入的积极性,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而在林地空间合理利用林下资源,既可以“以耕代抚”,促进林木生长,节约森林经营成本,也可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此外,发展林下经济可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林下产品,丰富百姓的餐桌,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森林休闲游憩场所,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发展精品森林旅游和林下种植

  经过探索和总结,上海林下经济产业主要包括森林休闲旅游(森林景观利用)、林下种植等。其中,森林休闲旅游包括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开放型休闲林地、林家乐(农家乐)等。森林旅游业辐射力强、带动面广,涉及农业、林业、交通、制造、商业、住宿、餐饮、信息等,可促进“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发展。林下种植包括林-菌、林-药、林-苗等模式,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业复合经营,提高林地利用率。

  不过,上海的林下经济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快速发展,但与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市民百姓对绿色的期待之间,差距依然较大,资源依然有限。林下经济产业基础薄弱,起步晚,林地面积有限,难以像林业大省一样具有规模效应,成为制约因素。相关部门表示,本市未来应精品化开发森林休闲旅游产品,并大力创建林下产品品牌。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郑勇 

  相关链接

  林下种出中药材

  上海的森林大都是平原人工林,许多林地中林木的株行距较整齐,部分林地林下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可为喜阴作物提供必要的生长条件。林间具有相对丰富的氧气环境,有助于林下产品品质的提升。通过林下种植产业的发展,可以增加上海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林地的功能和效益,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助推林地的管护。

  “林—菌”“林—药”“林—苗”“林—花”……这些都是本市林下产品的尝试。比如,崇明和青浦种植林下香菇、黑木耳、竹荪等。崇明建设镇的林地菌业专业合作社,正积极探索林下食用菌的发展,和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合作进行林下食用菌品种筛选种植试验。目前,这里不仅可以自行进行菌棒的制作和生产,林下香菇和黑木耳产品的效益也正逐步显现。

  在青浦,杨树林下空间被用来种植莽草,不仅可以进行耐阴绿化苗木的生产,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还可以出口创汇,也为林地的养护提供了新途径。在奉贤和金山,林下被用来进行石斛仿野生种植。在上海农场和浦东,则在林下探索和试验种植浙贝母、地黄、板蓝根等中药材。在金山和崇明,林下试验种植洋水仙和石蒜,林间有了花香,多了色彩。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郑勇 

  森林旅游成时尚

  空气清新的城市“绿肺”,始终是都市人心中的“桃花源”。这几年,本市大力建设森林类公园,市民森林旅游可选择的去处越来越多。同时,积极探索林家乐、开放型休闲林地,使人们一年四季穿行于幽静的森林中成为可能。

  本市森林公园开发利用较早,如松江佘山国家森林公园、崇明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奉贤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杨浦区的共青森林公园、浦东滨江森林公园等。此外,近期和远期共规划有21座郊野公园,如青浦青西郊野公园、崇明长兴郊野公园、金山廊下郊野公园、松江松南郊野公园等。有郊野公园气息的公园也不在少数,比如宝山区的顾村公园,满栽樱花林,每年三四月都是赏樱胜地。

  同时,市郊的“林家乐”也在蓬勃发展,赏森林美景、吸新鲜空气、品农家小菜,正成为城里人喜欢的休闲方式。如金山芳心园,青浦大莲湖红心柚园、枇杷园,松江雪浪湖,崇明瑞华果园等,均依托林地资源深度开发,是集立体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休闲园,提供餐饮、客房、会务等服务,还可垂钓、采摘,并有儿童乐园、拓展训练等。

  此外,开放型休闲林地也在积极尝试中。对有条件的林地,进行林相改造和景观提升,配置景观树种和植被,添加休闲步道、坐凳、观赏廊架、休憩木亭、林地内指示牌、科普展示牌、垃圾箱、亲水平台、木栈桥等设备,将原本“看得见走不进”的林子,变为可穿行的绿洲。目前,嘉定安亭、崇明等都有开放型林地。

  本报记者 金旻矣 通讯员 郑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生态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3版:新民楼市
   第B04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发展林下经济 让“1+1>2”
价格指数保险 化解市场风险
新民晚报生态上海A10发展林下经济 让“1+1>2” 2017-03-16 2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