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老年人眼病也逐渐高发。大多数人对老年人眼病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老花眼、白内障上,事实上,夺去老年人视力的常见“杀手”,除了白内障,还有老年性黄斑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等。知名眼科专家李文生教授介绍,眼底病变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全球成年人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
毁掉老人视力的
可不止白内障
李文生教授表示,部分中老年人认为只要没了白内障就一定可以看清这个世界,然而,不少老年人在接受完白内障手术后,自己的视力并未得到显著提高。李教授对此指出,这是因为我们俗称的“眼底板”出了问题。据了解,眼底是人眼球的重要部位,指用肉眼无法窥见的眼球后段球内组织,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黄斑等。眼底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对视功能损害较大。所以,面对同时罹患白内障和眼底疾病的患者,李文生教授建议患者进行联合手术,一次手术治愈多个眼病,减少了手术次数,避免多次手术对患眼眼内结构损伤,最大限度恢复患眼视功能。
这些眼病不光来势汹汹,不及时治疗还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且治疗成本相对较高。治疗白内障往往只需要去除浑浊的晶体即可治愈,获得良好的视力。然而眼底病相对白内障来说更为棘手,对医生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并不是所有医生都能治疗复杂的眼底疾病。李文生教授特别提醒,预防眼病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出现黑影、闪光感、视物扭曲等视觉变化,应该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高度近视治不治
成中老年人烦恼
现在的中老年人普遍认为,近视不是眼病,不需要治疗。李文生教授表示,这种观念十分错误。高度近视会引发多种眼部并发症,这才是近视真正可怕的地方。尤其对于近视度数大于1000度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最大危险是黄斑区病变,最终可使视力丧失。李文生教授认为,在致盲病例中,由高度近视导致者占到约20%,40岁以上的低视力患者中,由高度近视引起者近四成。
除了能引起黄斑区的病变外,最常见的高度近视并发症就是视网膜脱落。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近七成是近视眼。据了解,眼球中最重要的部位莫过于视网膜了,犹如相机的“底片”,是人眼接受光线的重要组织结构,一旦视网膜严重受损,则会导致视力明显下降直至失明。其中,一些中老年人的常见全身性疾病会导致视网膜的病变,如众所周知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就会导致为视网膜提供营养的小血管的破坏,导致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上面的黄斑点最是活跃,它虽然只占十分之一的面积,但却是控制中心视力最敏锐部分的“幕后功臣”,至于其余十分之九则是负责侧视力。
李文生教授指出,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高度近视眼眼房角处滤帘结构不正常,所以眼内的房水流出阻力较大,容易引起眼压升高。,高度近视眼约30%有青光眼,这种青光眼会造成视力渐渐丧失。高度近视除了会引发以上眼病外,还会引起白内障、玻璃体液化变性、斜视、弱视等。
眼睛也应定期“年检”
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是老百姓十分熟悉的疾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同样都是患眼底病几率较大的人群。
据介绍,眼底是指用肉眼无法窥见的眼球后段球内组织,眼底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大多对视功能损害较大。长期以来,由于对眼底病缺乏足够了解,不少眼底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诊治,导致视力不可挽回的损伤,有些甚至完全失明。李文生教授建议,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如果发现眼底并发症就应该及早治疗。
■专家简介
李文生
主任医师、留美学者、博士及博士后导师
擅长:治疗各种复杂性白内障;超高近视眼的联合手术治疗;各种视网膜疾病以及遗传及变性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炎等。
王虹霞
医学硕士
擅长:白内障、后发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飞蚊症的诊治。
眼科义诊通告
经相关部门批准,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义诊活动。活动期间,本着“便民惠民”的原则,特开通(免挂号费、免检查费、免费专家会诊等)多项绿色就医通道,向广大群众提供专业眼科咨询、检查服务。
义诊针对人群:白内障、老花眼、超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1000度)、眼底病变、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玻璃体混浊患者
爱心提示:本次义诊采用电话/短信预约报名的方式
□义诊时间:2017年3月24日上午9:00
□义诊预约电话:18521396973
□义诊短信报名:编辑短信“义诊+姓名+联系方式”发送到18521396973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286号(10号线宋园路2号口)
义诊备案编号:长卫登字(2017)第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