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突破厚重口味的动力便成了引发新馋欲的温床,加之胃纳良好,面对五花八门的各地特色食物,总有一种馋欲的冲动。于是,不仅会驾车去郊野,甚至不顾劳顿,不计成本地驾车去苏浙周边“幺尼角落”的县市乡镇,寻觅那一口特色好吃。
听崇明文友说,崇明三宝之一的白山羊有了一个新品牌,不仅在当地开了三家餐店,其羊肉系列美肴颇有名气,还拥有一个四千头白山羊的养殖场。于是,约上文友,驾车再次踏上曾是第二故乡的崇明岛,专程去城桥镇吃一口“凌一刀”的羊肉煲。只见大海碗装的羊肉,块头肥硕,酱色油亮,肉香扑鼻,忍不住连吃两块,确有一种久别重逢的风味。只是当年的羊腿得用粮票去和农民调换,现在虽可敞开肚皮吃,但毕竟还得给其他美肴留点空间呢。
不经意见到了该店老板娘正忙着张罗央视农业频道来店拍摄。我暗自窃喜,吃到了能上央视的羊肉煲,这次重返故土之行也值了。
闻悉金山有不少民间美食,吕巷有个“非遗”的白龙糕;亭林有个名闻遐迩的酱烧野鸭。于是,约了朋友专程去解馋。或许是宁波人天生爱吃糯米糕点之故,我也不例外,外出凡见热气腾腾的糕团,必驻足品尝并顺手“牵”糕,经年如此。更何况是“非遗”的白龙糕,不探个究竟,岂肯罢休。终于在集贸市场里找到了白龙糕的作坊,未买先尝是吃食商家默许甚至鼓励的不成文习俗。拿起一块刚出蒸锅的白龙糕,真是香糯可口,豆沙馅甜度适中,果然名不虚传。毫不犹豫买了两大盒。陆姓老板说,逢年过节供不应求,平时得预订,不过现在也能快递。这倒给了我些许安慰。
吃腻了没有原味的棚养鸭,看到那个号称正宗野鸭专卖老店的酱鸭,颇有喜出望外之感。店主有点豪迈地说,不好吃,不要钱。开店三十多年,不是吹出来的。说着,手起刀落斩了几块让我们品尝。果然,酱色油亮,皮香肉酥,就是好吃!遗憾的是:天热不能快递。
有一次,从周庄小院驾车回沪,突然想起家里吃面条时必放的平望辣酱已断货,果断立马调头,驶回G50高速,驱车30多公里,专程赶到江苏平望服务区,一下子买了8瓶;还意外打听到去厂里买更便宜的“小道消息”。平望辣酱历史悠久,做工地道,柔和的酱辣,鲜香的回味足可抵御时下的川湘刺辣,甚或韩国的甜辣。品味传统的老牌辣酱,顿然有一种回味历史和文化的感觉,味觉和遐想交融,不啻是一种难得的双重愉悦享受。
前不久,为了那一口好吃,我们竟然放弃乍浦九龙山宾馆的免费餐,驱车20公里去平湖市寻找餐馆。杭嘉湖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因其物产丰富,又濒临杭州湾,东海海鲜品种很多,凭直觉定有好吃所在。果然,在去游玩“莫氏庄园”的人民东路上,看见一家门面古朴的“老平湖”餐馆,认定午餐有戏。回头进店,只见人头济济,几乎满座,暗喜一举中的:明档灶厨香气氤氲,古色店堂颇有穿越唐宋之感。点了七八个乡土菜、海鲜菜,只只光盘,菜价仅三百挂个零头,全家笑意融融而归……
其实,喜欢美食是健康晚年的具象反映,也是主动热爱生活、寻找口福乐趣的重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