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谱》是清初编绘的一套中国画启蒙范本。文人李渔,曾在南京营造宅院“芥子园”。他支持女婿沈心友及王概三兄弟编绘画谱,康熙年间成书出版,即以“芥子园”名之。三百多年来,为世间学画的人们所推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画家申石伽应邀参与筹建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此后就一直在该校执教。在教学实践中,他“深感国画传统技法相去日远”,“为有益新一代国画人才”的培育,他决心重新编绘一册《山水画基础技法》,绘图136幅,从最基本的用笔、用墨,到树石峰峦、瀑布浮云,循序渐进地阐述山水画的勾、皴、擦、点、染等基础技法。图片结合文字,具体而形象,极有益于初学者启蒙、入门。
在当时,能如此透彻地阐述中国山水画史及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十分可贵。正因为偏重传统,这本书稿曾经从印刷厂撤回。直到1979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重为整辑出版,多次印刷至二十六万册。全国的莘莘学子,包括我,如久旱之逢甘霖,翘首以待。《山水画基础技法》的编辑观念比《芥子园画谱》更切合现代学子,加上这是一册用现代的照相制版技术印制的画谱,要比《芥子园画谱》木刻本更接近于原作,更适合初学者感受用笔用墨的笔意,于是被美术教育界誉为“当代《芥子园画谱》”。
前几天,上海南京东路朵云轩将举办“申石伽书画艺术文献史料展”,将申石伽的一些艺术作品与相关的照片、信札、报刊、录像等一起展出,从而折射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海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脉络。《山水画基础技法》也是展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