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一定是《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尼尔·麦格雷戈 著 余燕 译 新星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这本一套三册的历史书由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联合打造,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并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了4年。该书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最具代表性的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其中有10件中国藏品入选。关键是,这本书就是本次“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办展基础。在这本书里,历史同样不按时间划分书写,而是按“物”连接的。书中很少涉及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战役或日期,但其影响会在某一物品中反映出来。如在漫长的钟表计时器制作史中,精密计时器是一个顶峰,而展出的小猎犬号上的定时器伴随着达尔文前往美洲,并藉此提出了《进化论》,完成了《物种起源》。
■ 如果想完整了解大英博物馆的艺术珍藏,不妨看《伟大的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意大利 卢卡·莫扎蒂著 江苏译林出版社 2015年1月出版),该书选取的藏品具有代表性,且从鉴赏的角度对这些艺术品有精到的分析。
■ 《手绘文物世界史》(上海博物馆编 江苏译林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 展览期间上博书店有售)。这是一本童书,也适合成人,该书通过100余件手绘文物、27个场景、1张精美的手绘地图展现那些消逝的文明,历史将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呈现。该书以风格独特的手绘设计将文物与场景组合,每个场景中都有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和对应的文物解读,想象的场景、活泼的文字中隐藏着真实的历史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每个读者对历史的解读产生新的思考。
■ 《文明对比手册》(上海博物馆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7月下旬起上博书店有售)从埃及到中国的海上交通,从亡灵书到T 形帛画,从iPhone到景德镇瓷器,从尘世乐园到清明上河图……无不渗透着中西文明间的交融与碰撞。该书旨在提供一些线索和想象,让人理解人类的不同文明,思考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尝试通过人类的遗存遗物,发现人类在不同境遇下面对某一挑战时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通过建筑、墓葬、名物、壁画、宗教、史诗等的对比,发现基因,剖析文明碰撞与包容过程,认识文明演进之路。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