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科创上海
     
本版列表新闻
高中生“脑洞”大开,研发出智能分类垃圾桶——~~~
高中生“脑洞”大开,研发出智能分类垃圾桶——~~~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中生“脑洞”大开,研发出智能分类垃圾桶——
“吃进”错扔的垃圾会“报警”
易蓉
  全民科创

  垃圾分类推行多时,效果却不理想。一群上海高中生研发了一款智能分类垃圾桶,能够自动分辨金属与非金属,从源头做好分类工作。

  “很多人都想做到分类扔垃圾,但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分类,还有些人觉得就算自己进行垃圾分类了,但在垃圾回收环节又合并在一起了。”控江中学高一(5)班周予昊和同学茅佳靖、余依洋实地走访和大量调研后认为,应该有一款垃圾桶能够真正从前段到后段全覆盖地实行垃圾分类。

  巧合的是,在美国留学的杨文韬同学正好自主研发了一款智能分类垃圾桶,因为2016-2017 SAGE(赛智)中学生社会创新大赛的机缘,与周予昊相识。因此,他与控江中学的同学们一起组成了Gotcha团队。杨文韬说:“智能分类垃圾桶用法非常简单,当人们将单件垃圾投向垃圾桶时,先选择按钮(金属或非金属),垃圾箱门打开、投入垃圾,此时金属传感器在两秒内检测是否有金属并记录判定,判定结果的是与否分别让垃圾箱内的载物板转向两侧。若判定结果与按钮选择相同,则通过外挂式的机器发送福利,错了会有提示音,提醒人们重新扔垃圾。”

  如果一件垃圾有一部分是金属构成的该怎么分类?Gotcha团队打算培养人们垃圾分类的理念,也就是做到分开放置。杨文韬说:“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瓶子的瓶盖是金属制成的,而瓶身是玻璃的,则将瓶盖先投入按金属,瓶身投入按非金属。”未来团队还打算不断扩充智能垃圾桶的分类门类,真正从源头做好分类工作。

  这款智能垃圾桶目前还没有推广应用,但周予昊和她的伙伴们打算在日常推广垃圾分类知识中,带上这款智能垃圾桶进行讲解。      本报记者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16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大数据造福“智慧生活”
“吃进”错扔的垃圾会“报警”
新民晚报科创上海A10“吃进”错扔的垃圾会“报警” 2017-07-17 2 2017年07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