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师生放假,文体圈仍有大动静;暑期国际交响乐团歇夏,但是上海的各大院团从不放假。交响乐团参加欧美各地的夏季音乐节,芭蕾舞团首次赶赴新疆,送上《天鹅湖》——因而这两天都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而戏曲院团要么举办沪剧节下基层,要么在练功房里踢完枪后甩水袖……
体育场上,更是挥汗如雨。你在空调间的电视机前做沙发土豆,上港、申花却在炎炎夏日打拼中超。中国游泳队、中国男篮、中国女排也纷纷出征在外,训练比赛不亦乐乎。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今天起,让我们聚焦“夏练三伏”的文体圈。
日日高温三十七八摄氏度、温度计快爆表的三伏天,上海芭蕾舞团的六个排练厅也是马力全开,豪华版《天鹅湖》正在热排。灰色的进口胶地因本身反光质地加上演员们洒落的汗水竟有些“波光粼粼”。近60只“小天鹅”尚未入“湖”,已被汗水浸润得湿漉漉。场次间歇,阿姨见缝插针拖地,避免演员滑倒。
受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邀请,上海芭蕾舞团一行一百多人将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鸣带领下赴新疆喀什,于24日、25日在喀什噶尔影剧院为当地观众献演两场豪华版《天鹅湖》。
距离演出只剩不到一周时间,大大小小排练厅随时可见“天鹅”们清清爽爽地走进去,大汗淋漓地跑出来。
上海国际芭蕾舞中心一楼大排练厅里,刚刚完成基训课的戚冰雪,马不停蹄地再度换上足尖鞋。穿鞋对戚冰雪而言是个大工程,席地而坐,先从包包里翻出降高烧用的冰宝贴,剪成小块一一覆盖在脚趾甲上,再用个棉花套子捂紧,她握着脚尖反复搓揉,最终套上足尖鞋,把粉色的缎带绕着脚踝系紧,细心地把末尾打结处塞入。整个过程繁复,她也熟能生巧。站起来踮着足尖走两步,“天鹅公主”就亭亭玉立了。面对一旁等待的记者,戚冰雪略皱眉抱歉说:“调整得不舒服,脚趾会被挤得生疼,影响跳跃。”
上芭“当家王子”吴虎生比戚冰雪晚到几分钟,他从脖子包裹到脚趾“全副武装”,让人看着就一头闷汗。长袖贴身练功服,外套一件卫衣,拉链拉到脖子,露出的部分,用毛巾当围脖。长裤下是芭蕾舞演员专用保暖靴,一年四季排练,都见他穿着。脚脖处堆着厚厚的袜套,末尾直塞入保暖靴口。这副装扮,真是一丝凉风也透不进。“就是要让凉风透不进。”吴虎生笑说:“跳舞跳到酣畅时,身上毛孔全部打开,这时候凉风一吹,就容易骨头疼。一会,跳到最热的时候,我们还得关空调。”
几句话的工夫,音乐一响排练随即开始,上午两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一天要把所有独舞和双人舞片段过一遍。“脖子、注意脖子。胸打开。”“节拍不要拖,哒哒哒……哒,第四个滴答必须落地。”团长辛丽丽和教员钟闵,两双眼睛盯着演员们每个起跳、落地、跨越、旋转。一个个动作细细抠,严肃的声音中不容丝毫懈怠。所幸“王子”和“公主”都是好样的,在快节奏的弹跳或是抒情演绎时依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细致调整动作。一幕幕跳下来,爽气的钟老师大喝一声:“100分”。高要求的辛团长,嘴角掩不住一丝笑意,却还是略带保留:“不错,99分!”
再看吴虎生和戚冰雪,薄薄的练功服早已湿透,就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小虎帅气的刘海一甩就是一排小水珠,而冰雪的汗从尖尖下巴往下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全年365天,芭蕾舞演员哪有一刻敢懈怠”。辛丽丽说:“现在演出任务这么紧,新疆回来我们就要去荷兰、比利时巡演40场《天鹅湖》,真是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
“以西方人熟悉的芭蕾语汇,带去中国舞者演绎的经典芭蕾,只是第一步。如今,上芭也在尝试推出更多西方经典改编原创舞剧,譬如《简爱》,就曾在伦敦获得不俗反响。之后,上芭将试着带去更多以芭蕾承载的中国原创故事。”辛丽丽直言:“这一切,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