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卡成商用车黑马
6月,商用车销34万辆,环比下降1.4%,同比增长18.4%。货车主要品种中,重型货车销售9.8万辆,同比增长64.4%。上半年,商用车销售210.1万辆,增长17.4%,高于汽车(总体)13.6个百分点。其中货车销售188.1万辆,增长22.6%,增幅同比提升18.6个百分点;尤其重卡已经是商用车黑马,售58.4万辆,增长71.5%,增幅同比提升56.35个百分点。货车市场不断好转,得益于宏观政策环境的改善、公安环保部门的从严治理。
■ SUV为乘用车翘楚
乘用车6月销售183.2万辆,环同比增长4.6%、2.3%。同比结束连续两个月的下降态势,形势略有好转。乘用车上半年销售1125.3万辆,微增1.6%。主要品种唯SUV增长,其它跌势依旧,SUV增速虽较上年同期有所减缓,但仍增长两位数,乃乘用车中翘楚。
中国品牌乘用车6月销售75.6万辆,环同比增长3.6%、5.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3%。上半年销售494.0万辆,同比增长4.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挑大梁的也是中国品牌SUV,销量270万辆,增长24.4%;市占率59.6%,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 1.6升是黄金档排量
1.6L及以下乘用车6月销量为121.4万辆,同比下降4.4%,市占率为66.3%,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上半年,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769.66万辆,下降2.6%,市占率68.4%,下降3.0个百分点。
1.4-1.6L排量区间的朗逸、轩逸、英朗、卡罗拉、捷达、速腾、桑塔纳、福睿斯和宝来等车型,再夺上半年轿市十强,上半年累计销售158.2万辆,在轿车总销量的占比,非但未降反而稳固在29%以上。可见,1.6L及以下尤其1.0-1.6L排量的小型紧凑型车,是最深受大众青睐的“国情车”“国民车”,1.0-1.6L排量已经成为乘用车“黄金”排量,受政策负面影响有限。
■ 新能源车步履沉重
新能源乘用车6月销售4.55万辆,上半年销售17.62万辆,同比增长30.91%,还高于新能源车(总体)增速(14.40%)16.51个百分点,但要完成今年预期,悬念不能说不大。
目前除限牌城市争购新能源车较积极外,其他推广地区影响甚微。但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预计“完成今年保底70万辆的目标问题不大”,她同时表示,中汽协已向相关部委递交有关延长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今年底到期)的建议。
■ 出口回稳且向好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月出口汽车(含底盘)9万辆,同比增长50%;出口额80.15亿元人民币,增长34.55%。上半年出口44万辆,增长44.70%,出口额405亿元人民币,增长32.70%。
中汽协提供的车企6月出口报交数据为:整车8.1万辆,环同比增长14.6%、18.8%。其中乘用车5.4万辆,同比增长25.6%;商用车2.7万辆,增长7.2%。上半年,车企整车出口39.6万辆,增长26.2%。其中乘用车23.7万辆,增长36.5%;商用车12.3万辆,增长8.1%。
企业出口报交及海关实际出口汽车数量,增速都在两位数,表明汽车出口回稳向好态势持续。
■ 日中系分抢市场蛋糕
上半年,德日美韩和法等外系品牌乘用车,市场动荡,日系保持较快增长,德美系增速不及日系,韩法系降幅太明显。我们从市场“蛋糕”分食中发现,韩法两系失掉的份额,正被中日品牌所抢食。德系以33.7%的占有率在车市仍有绝对优势;中系在SUV和MPV两个市场,已占压倒性优势,其中SUV占59.6%,MPV占85.9%。
■ 十强是行业定海神针
6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家企业(集团)销售整车19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7.9%。其中长安和吉利增速居前。上半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强的企业(集团)累计销量(万辆)及排名为:上汽(316.8)、东风(184.5)、一汽(160.0)、长安(143.0)、北汽(111.9)、广汽(96.4)、吉利(55.0)、长城(46.1)、华晨(36.2)和奇瑞(31.5)。其中吉利、广汽和奇瑞增速突显,吉利年中完成率53%,该车企已上调全年目标销量至110万辆(原100万辆)。
上半年十强企业(集团)销售1181.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8.5%。十强企业(集团)销量高,体量大,已是行业的“定海神针”。
特约撰稿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