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电力抢修 一个不能耽误
罗水元
  酷暑中,电力一线抢修工背着五斤多重的工具包,骑着助动车,随时准备奔赴一个又一个维修点抢修。

  汗水未干再次出发

  “出发!”昨天下午两点半左右,瑞金南路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康达抢修队办公室内,随着一身令下,身上汗水还没有干的曹纪胜与温健波就各自背着一个帆布挎包,走到门外滚滚热浪中,跨上各自的助动车,朝马当路出发了。

  原来,国家电网95598客服热线刚转来了马当路318弄某号叶女士的报修:家里突然没电了。

  十分钟左右,曹纪胜与温健波就出现在叶女士面前。稍事操作,叶女士家里用电又恢复了正常。  

  五种药品随身携带

  一般市民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帆布包里,除了电笔外,还有闸刀、电线、钳子、空气开关、电胶布、榔头等工具,还要带上清凉油、风油精、仁丹、薄荷吸入剂、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五种防暑药品,总计有五斤多重。

  每天,他们就背着这个包骑着助动车走街串巷。温健波告诉记者,虽然这五种防暑药基本没有吃,但还是必须防患于未然随身携带。

  “抢修一个都不能耽误。”曹纪胜坦言,他们所在抢修队一天接到的报修量有25至30起,不少故障在他们看来是“小儿科”,但居民们非电力专业者,在迎逢度夏之时,只要停电,就是他们的“天大事情”,因而也是抢修工人的“天大事情”。

  随叫随到已是常态

  比曹纪胜和温健波更让人感动的是康达抢修队队长刘成其。康达抢修队负责人吴松强透露,抢修工人一天24小时随叫随到是这里的常态,有一年夏天,刘成其老家发生火灾,他妈妈哭着打电话来让他回去,但他对他妈妈说的是:这里脱不开身,不能回去。迎峰度夏过后,刘成其才在他的“命令”下回了趟老家。

  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介绍,经过“光明工程改造”后,市区电力报修量已下降了26.4%,从6月15日至7月17日,平均每天要接到219起电力报修。酷暑中,市区平均抢修到达率已达到了15分49秒,如此效率的创造,除了借助国内首创的抢修数据模型外,就是日夜奋斗在一线的抢修工人。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18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汽车周刊
   第A2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热浪中,黑色制服泛起白色盐花
日晕下挥汗
机坪上温度计“爆表” 高温“烤验”空港卫士
电力抢修 一个不能耽误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电力抢修 一个不能耽误 2017-07-19 2 2017年07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