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 昨在东京摘牌退市
高田公司:自毁长城缘于固步自封
陈子雷
  因“气囊门”饱受诟病的日本著名跨国企业高田公司,27日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摘牌退市。退市前,高田公司市值缩水至15亿日元,仅为10年前最高市值的1/280。拥有84年历史的高田公司黯然倒下,让市场人士担心或将引起日本股市动荡。

  高田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原本是一个纺织品家族企业。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高田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成功转型,逐步成为全球第二大安全产品制造商,以制造生产安全气囊、座椅安全带、儿童汽车座椅、方向盘系统和其他汽车零部件闻名于世。随着海外生产业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高田公司的业务开始遍布全球。

  但是,海外生产网点的增加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高田公司生产的汽车安全气囊曝出严重质量问题,2009年以来仅在美国就造成十多人死亡。高田公司在美国不但遭遇集体诉讼,美国司法部还指责高田10多年来持续系统性篡改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关键检测数据,将公司生产与利润置于消费者安全之上,要追求其刑事责任。今年2月,死撑了10多年的高田公司终于认罪,同意支付10亿美元刑事罚金,拉开了破产倒闭的序幕。6月26日,高田公司日本总部向东京地区法院申请适用《民事再生法》,成为日本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制造业破产案例。

  由于需要承担巨额召回费用,高田公司资不抵债,股价很可能归零。为防止引发中小企业连锁性倒闭,日本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针对高田公司的571家主要合作企业出台紧急救援计划,全额保障高田公司与这些企业交易中出现的坏账,其中约32%是年销售额为10亿到50亿日元的小型企业。

  我国均胜电子旗下的美国汽车配件公司KSS同意以19亿美元收购高田公司除与问题气囊召回有关的全部资产,并表示一不关闭在日本生产设施,二不解雇日本员工。可以说,在KSS和日本地方政府援助下,高田公司的合作伙伴企业才没有出现连锁性倒闭现象,避免了日本国内恐慌发生。

  在经济全球化和IT时代背景下,各国产业升级、企业创新和产品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消费者需求也是千变万化,企业和产品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但是,在鼓励企业创新、打造品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新陈代谢、产品更新换代的客观规律。

  高田公司破产退市并非偶发性问题。近年来日本部分著名公司产品质量丑闻频发,或许意味着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的“日本制造”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这并非“日本制造”向经济全球化妥协的结果,而是日本企业固步自封的传统文化作茧自缚,在全球化过程中“水土不服”,最终自毁长城。

  陈子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尚
   第A30版:摩登/新尚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IMF:美元汇率被高估一到二成
因交通数据泄露 瑞典免职两大臣
防卫相和最大在野党党首相继辞职
美国参议院通过制裁俄伊朝法案
高田公司:自毁长城缘于固步自封
白宫发言人怼记者 再问就结束记者会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5高田公司:自毁长城缘于固步自封 2017-07-28 2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