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新民环球/社会
     
本版列表新闻
如何证明“你是你”成大问题~~~
如何证明“你是你”成大问题~~~
如何证明“你是你”成大问题~~~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证明“你是你”成大问题
在华盛顿,穷人最怕丢身份证
郭书谏
■ 华盛顿的穷人正在咨询如何补办身份证件 本版图片GJ
■ 人们在办理证件处大厅里苦苦等待
  去年五月的一个周六,帕特里夏·布朗冲进了华盛顿的联合卫理公会,想申请食品券和药物。然而,因为没有身份证,她只能空手而回。没有有效的身份证件,美国穷人难以获得各项福利,甚至连工作、社保和医疗都成为问题。

  对于大部分生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穷人来说,丢失身份证件之后要补办可是难于登天。61岁的布朗,前几年丢失了身份证件,在2014年4月她母亲去世后便失去了依靠政府补贴租下的公寓,不得不成为漂泊的“沙发客”。当被问起最近情况时,她只说了句“并不好”。布朗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一直访问各个政府机构,寻求补办身份证件的方法,却并不成功。身份证件的补办需要三项文件:出生证明、社保卡和政府签发的照片;然而对于像布朗这样的穷人来说,要这些证件并不容易。

  没有身份照片编号

  华府并不是唯一一个补办身份证件困难的地方。根据纽约大学布伦南正义中心的统计,高达11%的美国成年人没有政府提供的身份照片编号。联邦政府对于身份证领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证件之间的密切联系,导致穷人们陷入“身份”困境。然而对于他们而言,身份证可谓生命线,从住房、工作到教育医疗,各种公共服务都需要身份证件。缺乏身份证甚至无法参与投票,成为完全无人问津没有人代表的社会底层。致力于保护无家可归者利益的公益组织“铸造厂”执行主任玛丽亚·福斯卡里尼斯表示:“对于无家可归者和穷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身份证件,可以说你就不存在。”该组织社会司法部主任本·罗伯茨甚至认为: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道德和宗教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穷人和边缘化人群很容易失踪。一旦手机失去联络,没有社区登记地址,也没有家人关注,刑事司法系统完全无视了他们的权益。

  证件补办流程复杂

  像布朗这样为了办理身份证件,首先需要提交签过名的医学记录和体检报告,两周之内可以获得一张社保卡。然后将改卡和23美元的支票寄送给政府的身份登记办公室,以获得出生证明。而要获得政府签发的照片,则需要提供普查记录、试用期文件、选民登记和员工身份证明。对于无家可归的失业者而言,这些文件的获取可谓困难重重。另一条途径则是向少数经批准的非盈利组织求助,要求被认定为无家可归者,只有以上手续齐全才能获得身份证。虽然补办费用只要20美元,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哪怕中产阶级都会陷入苦恼。布朗临走时留下了一个号码,说她未来一段时间将居住在那儿。而工作人员再次试图联系她时,一个陌生女人回答,她不知道布朗去了哪里。

  与此同时,政府机构继续向公益组织“丢皮球”:监狱程序要求服刑人员在进入后一年撕毁身份证件,以防他人盗用。一旦释放,这些前服刑人员则被扔给了公益组织。

  “铸造厂”近期收到了来自各个公共部门的转递函,包括身份登记办公室、车辆管理所、市长公共事务总局等直属机构,要求他们帮助安置已经服刑完毕的囚犯。罗伯茨表示,“你以为政府会做这些事情,但是他们只是发发文件。”他说,“通过我们获得身份证只是所有正式手续的一半,此外你还需要去三个地方注册自己的身份,其中一个是医生那儿,可医生怎么会知道这事儿?”

  罗伯茨说,外地出生的无家可归者需要等待六到八周时间,这种拖延并不必要。在过去一例申请中,罗伯茨不得不诉诸参议员,工作人员最终到相关办公室取得了要求的文件,帮助某个宾夕法尼亚出生的申请者完成申请。

  华盛顿市长办公室近日表示,各个公共部门正在协调,以扩大电子身份信息的使用以方便人们使用,然而该系统的安全性仍然受到质疑。去年华盛顿通过了一些法案试图免除部分手续。

  前消防员无家可归

  去年夏天劳伦斯来到了“铸造厂”,他生在曼哈顿、长在曼哈顿,在消防局服役了八年,直到遭受了严重的脑损伤。63岁的他记忆并不完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无家可归之后,留在了姐姐位于华盛顿的家里。他没有身份证,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出生证明,曾经拥有的唯一证件是华盛顿居住许可。劳伦斯去年在“铸造厂”的帮助下提交了出生证明文件,但因内容不合规而被拒绝;今年二月第二次提交申请也以失败告终。在这个过程中,罗伯茨通过替人割草坪赚取勉强度日的钱,同时参加了一项空调安装的培训。此外,一家商店给他提供了一部分证明文件。不过要寻找一份正式工作仍然需要身份证。

  在他们第三次申请被拒后,政府官员建议他通过法庭诉讼程序,另一个建议是让其改为母姓。但是没有身份证是无法进行改名程序,而没有出生证明就不能申请身份证,为了出生证明却建议他改名。这是个没有出路的死循环。

  在纽约的堂兄弟的帮助下,劳伦斯正尝试通过医学方法对身份进行识别,然而能否最终成功还不清楚。在最后的电话中,劳伦斯说,“姐姐也快没有住所了,不过天气变暖了,可以睡在任何地方。” 

  郭书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7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8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A29版:新尚
   第A30版:摩登/新尚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在华盛顿,穷人最怕丢身份证
严格手续源于《真实身份法》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社会A27在华盛顿,穷人最怕丢身份证 2017-07-28 2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