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饱含家国情怀的挚爱家书
——评《梁启超家书校注本》
黄东光
  ◎ 黄东光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学者,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他的《梁启超家书》文笔清新,意境悠远。而《梁启超家书校注本》则对收录的梁启超家书进行了详细的校勘和注解,对于了解梁氏家族在那段动荡历史时期的际遇,以及梁启超在时局背景下所作出的家国相关的种种选择、探索、思考,都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共收录梁氏家书655封,根据所收书信内容分为与父书、与弟书、与妻书、与儿女书。从1898年10月29日写出第一封家书,到1928年10月17日留下最后一封家书,时间跨度长达30年。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原则,真实再现了梁启超家书的深刻思想和精神追求,并从辩证和发展的维度,对之前各版本在赏析和注解家书中的偏差与不足,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解构与校正。全书既有对时代风云的深刻洞悉和理性判断,显示出梁启超炽热的家国情怀;而且,从他情真意切的家书里,还能一窥他对真情与乡情的渴盼。这些家书感情真挚,思想隽永,每一封都特点鲜明,满含着梁启超那浓浓的关怀与挚爱。

  与父书,绵长厚重,字里行间尽显其深沉的孝子之心。与弟书,亲切朴实,每一次提醒与告诫,无不流露出一种宽厚的兄长情。与妻书,情深意重,浓情之中又彰显出他理性与担当的一面。与儿女书,言辞恳切,汩汩流淌出他对儿女绵绵不绝的慈爱。综观梁启超的这些家书,虽然谈的是一家之言,但其涉及的话题却大到政治、历史、文化和教育,小到读书、修为和持家,洋洋洒洒皆有感而发,不矫情、不做作,总是给家庭成员以莫大的精神慰藉。即便在饱受疾病困扰的晚年,他依然深切关注着当时的社会走向,在收入锐减甚至断绝的情况下,仍然不忘资助他人。如在众多与弟书中,有一封写给梁启勋的家书就格外令人动容。他在家书中以近乎命令式的口吻吩咐梁启勋道:“前属拨五百元与宪广,想未交去,闻渠将行,即交为希。”虽寥寥数语,却显其一腔爱国热忱。

  他的许多篇与子女书,堪称近代名人家书中的经典。特别是其涉及儿女健康成长及读书教育方面的话题,内在独特的价值,至今仍被人赞誉。在这些散发着温情与父爱的与子女书中,梁启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新兴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既普及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子女们从小就懂得知书达理的重要性,而且还以一个哲人的睿智,站在振兴国体和提振民族自尊心的高度,不耐其烦地向子女们传播“少年强则中国强”的自强理念,从而让子女们自小就树立起“中华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思想。

  《梁启超家书校注本》既是记录梁氏家族亲情往来的情感读本,还可以管中窥豹地一睹他们家庭成员间的那份温馨与关爱,又能从不同的侧面,生动地映照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变迁,并从中感知梁启超那真诚宽广的家国情怀。虽然,这些家书已逾百年,但岁月的风尘丝毫淹没不了它的独特价值,其循循善诱的劝喻,温良敦厚的教诲,古道热肠的引领,醍醐灌顶的启悟,时至今日,依然以余音绕梁的思想张力,被人们所乐读和感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聚焦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阅读
   第A24版:广告
新书速递
读《心理罪 画像》,读懂你自己
饱含家国情怀的挚爱家书
从容恬淡,丰盈大智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A15饱含家国情怀的挚爱家书 2017-12-03 2 2017年12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