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虹口区绿化市容局了解到,该区为实现城市维护常态长效规范管理,正逐步对辖区内50座公共厕所修缮改造,以提高城市公共厕所的服务管理水平。去年已改造完成了10座公共厕所。今年以来,也已完成武进路577号、昆山花园路23号、场中路570号、巴林路60弄4座公共厕所改造,这些公共厕所均位于高密度住宅老城区和游人较为集中的区域。
虹口区是典型老城区,不少公共厕所功能设施落后老化,年久失修,存在下水不畅、照明暗、屋面漏水等问题,公共厕所室外墙面污损、室内设施损坏老旧。一些公共厕所卫生洁具未设存水弯,造成内部异味严重。加上层高布局不合理,公共厕所内部通风效果差,异味无法消散,有些还缺少残疾人坡道,给市民如厕带来不便,也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虹口区绿化市容部门经过前期排摸梳理,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公共厕所存在的问题,着手制定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改造修缮。记者在已改造完成的昆山花园路23号公共厕所看到,原先建筑外立面瓷砖脱落,污损严重,装饰线破损剥落,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入口处采取了自动感应式钢化玻璃门,中性卫生间同时具备残疾人、母婴护理及儿童厕位,洗手池采取自动感应式水龙头。男卫生间小便斗均采用感应式,更节水。
昆山花园路沿街为毗连式公寓,是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改造时,虹口区绿化市容部门为配合周边环境整治项目,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外立面的改造与老建筑的风格保持一致,尽可能与周边的老式洋房融为一体。
巴林路60弄公共厕所位于弄内,为独立式公共厕所。弄内道路干净整洁,周边建筑形态简洁现代,属于环境较优美的住宅社区里弄。改造时考虑到弄内道路左侧绿化条件好,右侧不足,公共厕所外立面做垂直绿化墙来加强右侧的绿化植被。同时增加了钢结构雨棚,平整入口场地,增设母婴护理功能,残疾人卫生间,消除安全隐患。
虹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对公共厕所改造时,在细节设计上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改造主要着力于内部功能改善、等级提升、外立面装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根据目前社会整体需求作提升。装饰方面采用相对现代的理念及材质。防滑地砖、不锈钢踢脚线、铝扣板吊顶、防火隔断板等材料均满足使用功能也便于日常保养和维护。改造后的公共厕所均设有附带香氛功能的通风系统,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减少室内异味。厕所内还设有背景音响、呼叫按钮和自动感应垃圾桶,在辅助功能上更加人性化。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