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昨天,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嘉宾,围绕“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积极贡献思想智慧,有1200个互联网项目现场对接、超过130亿元的项目现场签约、18个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新鲜出炉,大会组委会还发布了《乌镇展望》和《2017年世界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集》两项成果性文件。
在本届大会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业内人士表示,世界将因人工智能而改变,但最终改变世界的是人。
增强 | 深入学习
人工智能是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绝对关键词,包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苹果CEO库克等科技圈大佬都在谈论。人工智能能否最终取代人,业内已经出现分歧。
“过去3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30年,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但是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马云说。
“我觉得搜索本身就是人工智能落地的一个好场景。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搜索会渐渐变成一种问答服务,也许一开始5%的问题能直接回答,未来增加到10%或者更多。”搜狗CEO王小川表示,搜狗会优先发展医疗健康和法律相关的问答服务,希望未来有机会做成一个私人医生或法律顾问。他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逻辑就是以语言处理为核心。不管是输入法还是搜索引擎,语言处理是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巨大纽带,因为语言里包含了人的知识和思考。
“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增强人的智能,而非取代。”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更好地存储、更好地计算,但人工智能取代人类那一天还没有看到。
连接 | 传递情感
人工智能也带来了大连接时代。在“大连接时代:创新 智能 变革”论坛上,猎豹移动CEO傅盛表示,大连接时代就是中国和全球连接的时代。
“人工智能的连接无处不在。如果把汽车想象成我们和工具、和出行的连接,人工智能就是一个脑力和信息的连接。”在傅盛看来,底层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完成之后,很多行业都有10倍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当初离互联网比较远的传统行业,“在未来三五年之内,猎豹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产品、智能硬件产品都会陆续推出,会朝着软硬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据赛迪研究院预计,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697.3亿元,增长率达到17%。同时,有媒体根据Wind数据粗略统计显示,国内有30余家上市公司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包括软件算法核心系统、图像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及传感器等领域。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人类如何用好人工智能,使其意义发挥到最大才是关键。
沪江CCtalk总裁孔薇表示,人工智能带来的是解放一些重复性的知识传授以及管理的工作,肯定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但是在情感的传递上,人工智能肯定不能替代人,这一点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
老师最特殊的地方是能够与学生交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个老师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启蒙一个学生,是机器不可能达到的。人工智能可以辅助学生,但还没有办法真正代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人与人之间触碰了一下,比如握手,它所带来的价值是机器不能替代的。教育就需要非常关注这种细节,因为这样的细节才能让每个人成为不同的人,否则就成为同样的机器了。”孔薇说。
演进 | 激活创新
作为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寻找中国创客”第三季活动在大会期间圆满收官。寻找中国创客项目自2015年4月启动以来,已连续三年选拔年度创客,并于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在乌镇举办颁奖典礼。过去三年,有超过五千个项目参加了寻找中国创客大赛。
在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有不少与人工智能有关,但又站在更高角度来观察人工智能的项目,编程猫就是其中的一个。编程猫产品的核心逻辑就是培养孩子们运用编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再从事机械劳作,“我们从教育出发,希望把下一代带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希望让下一代都掌握编程的技能。”编程猫CEO李天驰说。
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初创团队,到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再到重要的互联网“巨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逐渐进入产业应用阶段,人工智能新时代全面开启。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仍处在一个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非常像十几年前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创新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当中,持续推动我们数字经济的发展。
李彦宏认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从金融到房产,从教育到医疗,从物流到能源等产业都会不断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非常伟大的时代,期待人工智能技术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