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申城红色基因“活”起来
方翔
孙绍波 画
  方 翔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2016年建党95周年之际,上海全面启动为期五年的“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昨天,“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推进会上透露,上海将以建党百年为重大节点,全方位推进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使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上海的红色名片。

  1949年5月29日,毛泽东在亲自修改审定的新华社社论《祝上海解放》中,把上海称作“近代中国的光明的摇篮”,“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长时期间它是中国革命运动的指导中心”。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建党时期的历史遗迹。他殷切叮嘱上海要把中共一大会址保护好、利用好,把这里看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全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全力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全力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建设和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严爱云介绍,上海共有革命遗址657处,现存440处。其中,与党直接领导相关的革命遗址456处。上海的革命遗址遗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拥有的许多光辉的“第一”:成立明确以“共产党”命名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第一份党刊——《共产党》;发表第一份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孕育到诞生、发展的历程,上海革命遗址在党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重要地位。

  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光有事实,而不会说“故事”,也用不好现有的红色资源。关键在于“活化”红色基因。今年7月,“国歌唱响地”黄浦剧场上演了一场特殊的公益演出——《信念——红色家书情景朗诵剧》。专业演员通过朗诵与表演的方式,再现了杨开慧、邓恩铭、赵一曼等多位烈士的家书,传递了新中国诞生前后革命烈士坚定的信仰。黄浦区委书记、区长杲云表示,让革命文化亲近群众、走入生活,亲近学生、走入校园,在大众体验中展现勃勃生机。积极创新传播手段,强化“受众思维”,注重精准投放,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联合发布、集中宣传与动态报道交替推送,用更接地气、更直抵人心、更能引起共鸣的方式,提高主题宣传的知晓度和实效性,让红色基因更好地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

  在昨天的推进会上,市文广影视局党委书记、局长于秀芬透露,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梳理、挖掘优质题材,指导各级各类创作单位开展采风活动,酝酿成熟后,集中创作一批反映党的诞生地主题的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借助主流平台,让上海优秀红色主题创作进入全国乃至全球视野,进一步释放“上海文化”的影响力。

  文艺创作在传播红色基因中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以被中华艺术宫永久收藏并展出的国画《拂晓·辅德里——中共二大会址》为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洪健在创作中并没有侧重于会议场景和参与会议人物的表现,而是定下了以辅德里的建筑为主、配以微亮天色的主调,表达中共二大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并用建筑中透出的灯火来显示会议的召开,这样既含蓄又充满寓意,并与其他的类似主题有所区别。

  如何把握真实与想象、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等问题,对于扩大“上海出品”优秀主题创作的传播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记忆永远不会是一种简单的标本,把革命史迹遗址与当下文化、生活融为一体,使其充满活力,将有利于讲述好、传播好“党的诞生地”故事,进一步发挥出红色资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家装之窗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养生/新民健康
让申城红色基因“活”起来
恒大养生谷突破养生养老行业天花板
新民晚报要闻·广告A05让申城红色基因“活”起来 2017-12-15 2 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