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间小小的练功房,成长为休斯敦唯一的横跨中美两地的舞蹈学校,也是全美最具影响力和家喻户晓的华人舞蹈学校;从五六岁看《白毛女》便立下“一定要成为舞蹈家”的志向,到15岁跳上《小刀会》的女主角,再到艰苦海外办学二十载,学校创始人、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周洁接受了本报的专访,她说:“二十年风风雨雨,二十年初心不变。”
办学 因为责任
“1997年的时候,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总领事吴祖荣邀请我参加庆祝香港回归的演出,我当时跳了刀美兰老师传授给我的《金色的孔雀》,演出特别轰动。”但让周洁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在顶好广场,她便碰到一个上海老太太带着三个外孙女,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表示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她学舞蹈,“当时休斯顿对中国不太了解,尤其对大陆的艺术几乎完全不了解,只有录像店里零星有一些张艺谋的电影租售,美国人对中国舞蹈的概念还停留在扭秧歌,我当时就想,中国的舞蹈那么美,这边却一点都不知道,就觉得有一种责任,要办所学校。”
于是,学校很快在百利大道的顶好广场办了起来,“最初就是一个练功房,两百多平方米,不过吴祖荣总领事带了总领馆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来祝贺,当天就有80多个孩子报名。”周洁说,她还记得当时有个七八岁的外国孩子来报名,“叫丹妮,她说她喜欢中国舞蹈,手里拿着一朵手绢花,说想要跟我学转手绢花,我当时就觉得要让休斯顿,让美国多了解一点中国。”
起步 困难重重
万事开头难,但没想到学校办起来后,困难更多。周洁说第一堂课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班里有四岁的小朋友,忽然要尿尿了,我就像当妈的一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想起办学最初的艰苦,周洁说从一个舞者到一个老师一个“家长”,自己也没有经验,是一个从头学习的过程,“虽然之前在国内,跳过舞,演过戏,在艺术创作中也遇到过很多艰难,但舞台、道具、服装都有人管,自己只要专注于角色就好。到美国办学校就不同了,一个人恨不得当十个人用,找场地,跟装修,收学费,还要每天从早到晚地上课,喊啊叫啊,还要做示范,两百多个学生,一天下来,一句话也没力气讲。”
还有一件事让周洁很费心,要给这些对中国文化并没有太多认知的美国孩子上课,还是从4岁教到20岁不等,甚至还有成人班,选择教材和设计课程并不容易,“后来我们引进了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考级,于是现在每年春天考级,秋天举行大型舞展。”
未来 初心不变
自1997年创办以来,已经在休斯敦举办了20届大型舞展,中美两地共37届,“1997年的舞展我就请了刘晓庆、朱逢博等中国艺术家来休斯顿,今年的主题是‘美丽中国’。舞蹈,既表达了这些华裔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也承载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把中国的舞蹈、艺术,通过舞蹈展示给美国人民和社会。”
这一次国务院侨办和上海市侨办还分别发来了贺信,高度肯定学校二十年的办学成就;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总领事李强民大使亲自光临现场并热情致辞,他说:“周洁晓慧舞蹈学校二十年如一日,在休斯敦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播、为培育华裔青少年热爱中国文化和美国人民热爱和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
办学二十年,舞蹈让孩子们自信、美丽,有人去了哈佛,做了学生会主席;有人考取了莱斯大学;有人念上了茱莉亚音乐学院,还有人夺得了选美比赛的冠军。学校对周洁来说就像是她的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办学到今天,风风雨雨,我跟着这个学校一起成长。”两年前,周洁生了一场大病,她用对待舞蹈一样的毅力来对待疾病,“本来我以为再也上不了舞台了,这一次上台虽然没有跳,但我还能站回舞台,我很感恩,也很感动。”周洁说她希望自己还能在舞台上,教更多的孩子,自信地跳舞,“我会努力,我会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