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设在平昌、江陵和旌善的12个冰雪竞技中心、开闭幕式举办地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以及平昌奥运村、江陵奥运村和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等配套服务设施,均已完成建设工作并通过测试赛检验,正在进行最后修缮工作。
虽然所有场馆均已于2017年初竣工并举办过测试赛,但不管是江陵和平昌的奥林匹克园区内,还是在各个场馆中,均有大量工作人员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冲刺”,两地的奥林匹克园区内,吊车等工程车辆正在忙于搭建供观众临时观赛的大棚等;阿尔卑西亚跳台滑行中心的临时单板跳台还在等待修建;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内火炬之路和表演场地,也正在进行最后的修缮……
此前平昌曾折戟2010年、2014年两届冬奥会举办权的争夺,所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平昌赢得冬奥会举办权时所持的手卡,被平昌冬奥组委装裱保存下来,嵌在江陵的平昌冬奥会宣传体验馆的入口处供游客参观。
冬奥会上,御寒措施是一项重要课题,而“关于开幕式现场如何防寒?”更是成为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有报道称,平昌最近10年来的平均气温为零下6.4摄氏度,体感温度为零下11.2摄氏度,可谓非常寒冷。对此韩国媒体也一致表达了对寒冷的担心。
根据赛程安排,本届开幕式将在明年2月9日晚上8时至10时,于江原道平昌郡的临时体育场举行。该场馆地上有7层,地下有1层,共有3.5万个座位。但由于该体育场是临时建筑,不带屋顶,据说呼啸的寒风会倒灌到体育场内。
有韩国媒体记者率先进入体育场实地体验,据称记者在晚上7时到达现场,30分钟后笔尖就被冻住,不能再做记录。虽然戴上了厚手套,但1个半小时后,手指尖和脚趾尖就发痛,2个半小时后,脚趾就冻得失去知觉。有参与现场参观的媒体用“西伯利亚开幕式”来加以形容。
报道称,平昌冬奥会组委会在体育场周围搭建了防风的透明板,同时也打算在场内配发毯子、雨具、坐垫、暖手器等物品帮助观众御寒。不过可以预见,“寒冷”将成为开幕式的一个关键词。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