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2: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倍丸”有惊无险驶过深水区
吴寄南 胡令远
■ 十月一日,日本东京,日本示威者高喊口号,抗议安倍政府和安倍强行解散众议院 图IC
  吴寄南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

  胡令远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的日本政治外交充满风险与挑战。今年堪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复出后遭遇内外挑战最多、执政风险最大的一年。

  内政:支持率像“过山车”

  吴寄南:这一年里,安倍内阁支持率经历“过山车”式跌宕起伏。上半年,媒体曝光安倍夫妇涉嫌卷入“森友”、“加计”两大丑闻。在当事人纷纷出面举证的情况下,安倍仍抵赖并阻扰国会传唤证人,让民众深感失望。例行国会期间,执政联盟强行通过有争议的《有组织犯罪活动处罚法修正案》,激化朝野矛盾。安倍的心腹们更是丑闻不断。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内阁支持率跌至30%的“危险水域”。自民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遭到历史性惨败更如一场政治大地震,严重动摇了安倍的执政基础。

  安倍在8月份改组内阁,支持率开始止跌回升。9月28日,安倍宣布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堪称一场政治豪赌。10月22日,众议院选举投票,自民党保住了原有议席,并继续和公明党占有众议院三分之二以上席位。

  安倍第四度当选首相后明显加快修宪进程。这是安倍外祖父岸信介的遗愿,也是他视为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使命。目前,自民党宪政调查会已开始拟定修宪方案。

  胡令远:日本内政方面最大的看点是10月份举行的大选。长期执政逐渐形成日本政坛“安倍一强”的局面后,安倍变得十分傲慢,营私舞弊还百般抵赖。因森友学园、加计学园丑闻缠身的安倍的支持率一度降到30%左右的“危险水域”。于是安倍孤注一掷,突然宣布提前大选。最终安倍虽然赢得了这场豪赌,但这主要得益于在野党的重大失误,安倍因此渔翁得利,涉险过关。这次大选的意义有二:一是在日本国内政治方面,由于国会修宪势力达到三分之二,修改和平宪法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二是巩固了政权基础的安倍,在外交的调整上更具灵活性。

  外交:面对两大难题

  吴寄南: 外交是安倍最重视的领域。今年,安倍主要面对两大难题:一是如何顶住美国总统更迭带来的冲击;二是能否实现中日关系由紧趋缓的转圜。

  特朗普上任伊始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对期盼由美日主导亚太秩序的安倍而言,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耳光。近一年来,安倍不断向特朗普示好。为应对“特朗普冲击”,安倍还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启动由美国副总统彭斯、日本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领衔的美日经济对话机制;二是撮合美国以外的成员国就缔结11国版的TPP协定达成框架性协议,TPP的一些重要条款暂予冻结以期美国回心转意;三是与欧盟缔结EPA协定。

  这些年来,安倍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负面动作久为人们诟病。2017年里,他在缓和中日关系上却动作不断。促使安倍调整对华关系的背景有三:一是“特朗普冲击”带来的战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本担心特朗普推行“越顶外交”,不得不设法拉近与中国的距离。二是中国经济的不俗表现让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不攻自破,日本财界担心失去世界最大市场而要求调整对华外交。三是安倍为谋求连任,试图通过缓和对华关系为自己“加分”。安倍是否真心愿意改善对华关系还有待观察。对他来说,2018年是时隔10年来第一次没有任何国政选举的年份。人们希望“安倍丸”能顺应时代潮流和人心所向。

  胡令远:这一年,日本一方面试图深化日美安保体制,一方面在经贸领域的重大举措上与美国相背而行,显现二元割裂的特征。日美关系逐渐显现经济与安保的“二元状态”,其背景是全球化的变容与非典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执政。今年日本的所作所为,显现出日本单独行动的趋势。一方面可以说日本出于无奈,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或许是日本摆脱对美依附关系、取得更大自主权的重要转折,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日本也试图给世人留下它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这同时也更凸显了特朗普的经济民族主义。日本是否会为此付出代价,还有待观察。

  在安保方面,今年日本利用特朗普对朝核问题的特别关注,希望进一步加快加深日美的实质性军事合作,在今年特朗普出访东亚时,日本还借机着力打造“印太战略”。这些举措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加固或建构在安保上制衡中国的老套路,二是在美国不怎么可靠时通过建构多重网络以自保。实际上,在安保方面,日美之间在今年没有什么突破,这主要源于特朗普的东亚战略还未定型。

  安倍今年在对华外交上的“回心转意”,最大的因素是中国自身做得好,制约中国越来越不现实;二是美国越来越靠不住。安倍对华外交的新举措,说到底还是“策略性”的,中国对他的疑虑依然很深,他也很难摈弃其一贯的右倾保守政治理念。同时,他希望在任期内实现修宪夙愿,也对中日关系的根本改善带来极大挑战。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利益终将高于安倍个人理念,因此中日关系的改善,在其任期内也是可以期待的。明年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应该是中日关系改善的重要契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7版:齐心补短板 共话获得感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1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2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9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A3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家装专版
   第A37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38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39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40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41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42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43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第A44版: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
东亚:半岛局势微妙 日韩“各打算盘”
“重启元年”韩国布局内外
半岛核问题:跌宕起伏 走向摊牌
“安倍丸”有惊无险驶过深水区
新民晚报2017新一轮全球化与中国方案A42“安倍丸”有惊无险驶过深水区 2017-12-28 2 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