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影《妖猫传》,关于情节就不多剧透了。简而言之,就是一只“背锅猫”引发的大唐血案。
而本片的导演则是大名鼎鼎的“招黑体质”陈凯歌,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凯歌导演之所以那么容易“招黑”,想必还是和他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某些气质有关。
简单归纳为“有话、就不好好说”,“有戏、就不好好演”,“有故事、就不好好讲”。虽然能感受的此次导演想竭力“避黑”,然而,本片不幸全部中招。
有话、就不好好说:片中许多台词生硬,有为了状态而状态之嫌。有戏、就不好好演:日本演员染谷将太饰演的空海法师,全程“迷之微笑”故弄玄虚、毫无所谓的“禅意”;而黄轩饰演的白居易时而癫狂、时而怒骂、时而又有一种游刃有余,基本可认定有人格分裂之嫌。有故事、就不好好讲:一会是推理悬疑,一会是按图索骥的动态PPT,一会是毫无理由的来,一会是毫无理由地走。
诚然,这些招黑的缘由,也未必都是“失误”。甚至可能是导演的一种“境界”,如此偏爱呈现方式,或许有其自身的美学观和电影体系构建。然而将这种“作者电影”的“境界”,转接到“大众电影”的表达方式中,总会让普通观众感觉异常的“拧巴”,有一种“不友好”的观影体验,既然你对普通观众“不友好”,那也就别怪普通观众对你“不友好”。
就当下而言,《妖猫传》无论从市场反馈,还是观影口碑,无疑是陈凯歌近年作品里最好的一部。不过,这些口碑和反馈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影片所呈现的“大唐盛世”。
关于“盛唐”,能感受到导演的用心、用力,用“工”,据说为了拍摄还耗资数十亿修建一座唐城,手笔堪比当年好莱坞的史诗巨作《宾虚》,甚有“准影史”的气势。在影片中“霓裳羽衣”、“极乐之宴”等段落也的确有一种大唐盛世、气象万千、极尽浮华的观感。
然而在《妖猫传》中的大唐似乎极尽浮华,也只有浮华。片中的一代诗仙李白活脱脱成了一个中年油腻酒鬼大叔,一代新乐府运动开创者白居易简直就是一个只会意淫贵妃爱情故事的网文宅男,那个曾经点亮开元盛世的玄宗李隆基简直成了一个没事就会显摆美人、热衷“唐朝有嘻哈”的土豪富二代。唯有杨贵妃展现了一丝大唐的美与真挚。
坦率的说,还是感谢陈凯歌导演,用如此大的气力与精力去呈现一个盛唐,这至少是一次影像上的突破,同样,我们不能将电影,特别是奇幻类型片和真实的历史去对比。然而这部电影中,能看到“场面”,能看到“气势”但却不见大唐真正的气度。大唐盛世,不仅只有表面的的浮华,更有一种包容种族、包容意见、包容对手、包容世界的广阔与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