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宁区新泾中学“教书经”
踢球唱戏样样学
马丹 魏黎
  女足、沪剧、西郊农民画……上海新泾中学的学生毕业后都会掌握一项或几项符合自己兴趣的技能或才艺。校长钟杨说,有了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理想课程”,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理想发展。如今,这所农村学校早已完成华丽转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体育,是新泾的突破口。《足球》校本课程,将足球知识渗透到6到8年级体育课中,“班班有球队,月月有球赛,人人会踢球”。2年前,新泾中学还与上海女足正式签约,成为上海女足首个后备力量训练基地。“新泾中学的大球场最让我心动。小学毕业后,我毫不迟疑选择了这里。”学生王玉婷说,她喜欢踢足球,喜欢在绿茵场上狂奔的感觉,起初是好奇,后来是痴迷。从替补席上的“小毛头”,到球队队长,她“学业、足球,一样都没落下”。

  在新泾中学,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培养出专业演员的沪剧社团,有与新泾镇合作引进的西郊农民画社团。在去年长宁区中学生艺术单项赛中,一等奖获得者周文欣就来自新泾中学,一出沪剧《智斗》赢得了评委一致好评。

  “当时选择新泾中学读书,就因为它有特色沪剧课。”不会上海话,老师就从沪语念白开始一句句教她;不会做动作,小文欣就一遍遍对着镜子练。慢慢的,她无论在角色站位、唱腔声韵、动作神情,还是在角色理解、作品内涵上,都有了提高。去年,周文欣拿下了上海市“我是非遗传习人”(个人组)比赛铜奖,表演的沪剧《江姐·绣红旗》获2017年上海市第四届“乡音和曲”沪剧节比赛新苗奖,参演沪剧《江姐》获上海市2017年“我是非遗传习人”(团体组)金奖。

  新泾中学的沪剧社团早已成为长宁区重点艺术社团,上海沪剧院、长宁区沪剧团抢着来挑人,有些毕业生如今已是剧团顶梁柱。

  传统书面作业形式单一,但新泾中学的作业却“个性十足”——数学作业尝试让学生录制数学题“说题”微视频,“角色互换”当老师进行分享和比赛;英语作业在线完成和订正,学生外教一起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在“读书节”中表演;科学学科师生则在生态园一起种植土豆,完成“土豆生长观察日记”。“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作业应该更具开放性研究和实践。”

  钟杨说,“作业布置分层化、内容活动化、平台多样化、评价多元化,让学生在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巩固知识。”

  本报记者 马丹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记者 魏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30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门诊看病总体满意率89.25%
创未来 新生活
踢球唱戏样样学
彭浦新村社区学校课程丰富
西藏首个教育博物馆即将落成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踢球唱戏样样学 2018-01-02 2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