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促销引来全国顾客
“我们是从安徽来的,今年带了750万买衣服,去年带了500万,是我妯娌来的。”去年12月31日一大早,胡女士就拖着两个装满现金的拉杆箱来到八佰伴,瞄准某品牌女装下手。这么多的衣服当然不是自己穿,她说会把衣服挂上网,每件加价一两百元后销售。在商场的团购付款处,带着几百万来买单的大户还不少,年末大力度的促销让商场成为了网店卖家的批发点。
除了团购,外地顾客也是上海商场年末促销的主力军。去年12月31日清晨,来自南京的王辉就带着一大家子八个人,等在新世界城的门口。“家里人买几件过年的新衣服,给孩子买点新年礼物,老婆还要挑点化妆品,各种东西都看看吧。”他告诉记者,尽管南京也有不少大型商场,各种品牌基本都有,但品种的齐全度和促销力度还是不如上海。“买好了直接快递回去,也不耽误我们去豫园、外滩玩儿。”
“上海代购”看中四级品牌
计划经济时代,款式时髦的服装、颜色鲜艳的毛线还有“三大件”,是全国人民都要到上海购物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基本生活用品早已不是外地游客来沪消费的目标,为什么还有人拖着百万现金来采购?如何抓住外地游客的钱包,打造“上海购物”品牌,成为“购物天堂”?
“二三线城市其实不缺商品也不缺大牌,但因为他们的商圈号召力不如上海,考虑到成本,大品牌会把更多、更新、更全的‘尖货’放在上海销售,上市时间差是不少‘潮人’在上海购物的重要原因。”尽管一线奢侈品已经下沉到国内的二三线城市,但品牌旗舰店却在上海一个接一个地开出,其中不乏国内销售的单店之王。此外,近年来,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等商圈在升级改造中,特别强调引入“首店”,轻奢潮流品牌的国内首店、网红餐饮的上海首店等,都为“上海购物”带来人气和消费。
此外,本市市级商圈的各大商场经历了多年市场磨砺,如第一八佰伴、新世界城、东方商厦等,在长三角乃至于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经过这两年的购物环境整体升级,再加上年末促销时提出的服务升级——包快递、包接送、提供充电宝等服务,为消费者的“买买买”保驾护航。
“消费者选择在上海购物,看中的是四个层级的品牌,一是商品品牌,二是商店品牌,三是商圈品牌,四是城市品牌。”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齐晓斋说,独特的商品、正宗的渠道以及优良的购物环境,是出现“上海代购”的主要原因。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