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环保
《朱鹮》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以环保为主题,通过凄美动人的故事情节和唯美浪漫的舞台画面,呈现了朱鹮这一珍禽与人类相惜相怜的命运,呼唤人们在曾经失去中叩问永久珍惜的情感共鸣。
作品缘起于2010上海世博会朱鹮主题展示的一点灵感火花,显示屏中一只只美丽的朱鹮时而溪边跋涉,时而驻足栖息,时而翱翔天际。它们纯美、典雅、洁净和高贵的气质,“涉”、“栖”、“翔”的动作,不正如舞蹈演员在伸展曼妙的舞姿?
舞剧《朱鹮》采用独特的鸟类视角,以唯美的东方舞蹈语汇,结合交响音乐元素,以极富动人的情感分别展现了在不同阶段人类与朱鹮之间休戚与共的心灵联结。在剧中,人们能看到朱鹮种群曲折的繁育之路,也能看到人类在拯救这一珍禽的过程中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携手合作,更能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为了曾经的失去,呼唤永久的珍惜。”关注环境保护,正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呼唤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舞剧《朱鹮》所带来的反思,也让观众回味良久。
连轴安装
舞剧《朱鹮》首次亮相世界艺术殿堂——林肯艺术中心,面临不小的挑战。由于此次舞美现场操作全部由美方剧场技术人员执行,为做好衔接工作,完美呈现艺术质量和水准,上海歌舞团先于2017年10月抽调技术骨干赴美进行剧场考察,与美方技术人员前期对接,并根据剧场条件,做好舞美技术方案的案头工作。
今年1月1日,团领导和舞美技术人员、领衔主演组成了先遣小组抵达纽约,顾不上旅途劳累和时差不适,马不停蹄地赶赴剧场召开现场舞美技术协调会。3日早上7点30分,剧组舞美技术人员便赶赴剧场进行卸车、装台,克服了舞台条件有限、语言沟通不畅等种种困难,在短短一天半时间,于4日下午为舞台演出做好了准备。
1月4日,适逢纽约50年罕见的恶劣暴风雪天气,气温骤降,全体演员克服3日深夜抵达纽约的疲惫和时差影响,迎着风雪,相互搀扶赶赴剧场,在剧院排练厅训练恢复,争取以最佳状态投入演出。
由于是与美方舞台技术人员首次合作,舞台走位、合光、合布景、合装置,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技术动作更是一遍一遍地通过。为了抢时间,全体演职人员克服疲惫,争分夺秒地投入合成。终于5日下午2时,完成了全剧的舞台合成。
顶风冒雪
大幕徐徐拉开,悠远、空灵的乐声缓缓奏响,静坐的人,隐约的鹮仙,飘落的羽毛,营造了一幅人鹮共处,和谐共存的美丽画面,散发禅意的宁静。观众不知不觉便被带入了朱鹮的世界。
伴随着舞剧的渐渐推进,幸福、祥和的农耕田园生活画卷,灵动婀娜、神态优雅的朱鹮之舞,婉约、美好的人鹮共处,近现代快节奏社会发展变迁,压抑、悲戚的“朱鹮之死”,人类反思、保护促使朱鹮物种复苏。
观众既为上海歌舞团首席演员朱洁静、王佳俊的精湛表演所倾倒,也感叹于《朱鹮》精致的舞台美术效果。有特地自曼哈顿赶来的观众表示:“虽然遇上了糟糕的天气,但《朱鹮》让人不虚此行。感谢中国舞者带来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
据悉,《朱鹮》此次赴美演出,是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打造的“中华风韵”系列演出,于1月5日至7日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演出3场,1月11日至12日在波士顿博赫中心舒伯特剧院演出2场。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