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年到来,人们往往会作一些个人的规划,下个决心在新年里要做某件事。读小学时,班主任吴老师总是会在12月下旬要我们写周记,谈谈新年有什么打算和决心。
记得我有一次写了“要在新年里学习成绩消灭3分”,还有一次“上课发言要先举手”,都受到了吴老师的表扬。
长大成人甚至于退休以后,新年的决心可能更多的是和自身的进步有关,比如说:新年开始要戒烟、戒酒;要减肥、每周三次去健身房;也有财务上的,比如说要量入为出,减少债务等。
现实生活中,这种新年的决心大都是虎头蛇尾的居多,持续几个星期还行,几个月后多半烟消云散、故态复萌了。这里有多种原因,一种是因为目标定得过高,比如说“新年要减轻体重50斤”,这并不切合实际,还不如定为每周去三次健身房更好。
再则决心过于含糊也不好。某嗜酒者下决心新年要“减少喝酒”,这就很含糊,每天喝几杯酒也可以认为自己已经做到“减少”了。所以,要下决心,就必须是目标明确地说:“停止喝酒。”由此可见,新年的决心,如果较具体、明确而事先又准备充分的话,最终实现的可能就比较大。
如果你把自己的决心向同学、同事或是家人公布,那么,如果做不到的话可能使你很尴尬,反过来说,你怕陷入尴尬,也会使你努力按照定下的决心继续去做,所以,把新年的决心公之于众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通常认为:一心不能二用。但是,如果你下了两个决心,而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例如:“节食”和“锻炼身体”,“存钱买车”和“不寅吃卯粮”等等,两个目标有自然的联系,可以相辅相成。
有一点很重要,下决心以后有一点“偶犯”,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如果你坚持戒烟了6个星期,一次聚会上被好友敬上一支软壳的中华烟,就觉得自己完了,一切都付之东流了——不要这样,如何应对偶然的小错,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你能否重整旗鼓,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