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2017→2018扛过冬天
眺望春天
谈璎
■ 在日前举行的一个创新创业博览会上,银行工作人员展示机器人功能 图 视觉中国
  首席记者 谈璎

  元旦一过,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即将到来。然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多种信号传递出讯息,跨入2018年的中国银行业,熬过了漫长的冬天,准备提前迎接春天的脚步。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稳中有升,不良贷款规模增长放缓,资产质量稳中转好,拨备水平小幅提高,2018年银行业整体业绩将优于2017年,多项指标有望进一步回暖。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7年银行业业绩已企稳,2018年很多方面将进一步转好。这不是空中楼阁,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给了银行业业绩提升的大环境。2018年商业银行的盈利和风险资产状况都会得以改善。”

  息差增大

  盈利提升指标回暖

  展望2018年,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的实体经济环境有望吹来阵阵暖风: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物价涨幅较为温和,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企业盈利向好。

  根据《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报告,2017年国内商业银行整体经营情况稳中有升,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预计为4.0%,净息差收窄后逐步企稳,资产配置向贷款、投资类倾斜。资产质量逐步好转,拨备反哺利润,对净利润增长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税收减免政策带动净利润增长1.9个百分点。但非利息收入受制于强监管影响首次出现负增长,预计同比减少3.5%。

  今年,净息差回升等多个因素将拉动银行业利润增速上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具体分析说,2018年我国商业银行虽会面临一些压力,但预测业绩可能优于2017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6.5%。其中,净息差受贷款利率上行影响企稳小幅回升,贡献利润增长1.6个百分点,规模稳中趋缓与税收优惠政策依然对净利润增长有所拉动,分别贡献1.8、1.3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在2017年低基数水平上有所改善,资管新规细则的发布和推进落实程度决定理财业务和部分代销手续费收缩的压力,保守预计非利息收入贡献净利润增长1.0个百分点。尽管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但银行采取稳健的减值政策,拨备整体对利润增长拉动有限。

  报告显示,2018年银行依然面临不小的成本上升压力,预计管理费用小幅提升,整体拉低净利润0.65个百分点。股份行利润增速仍然高于五大行,但受制于负债端的相对劣势,差距进一步缩小,预计增速为6.7%,预计五大行净利润增速为6.3%。正处于扩张期且回归区域经济的城商行、农商行预计仍将分别有12%、13%的净利润增速。

  从图表看,2015-2016年,五大行及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已率先实现触底,2016年回升,2017年年中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也跟随实现了触底后的反转。可以说,银行业走出了最艰难的阶段。

  风险化解

  资产质量稳中转好

  按照境内上市银行2017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从3月15日至4月28日,上市银行的年度业绩将陆续亮相。衡量各家银行资产质量的不良贷款率这一重要指标,也将随之公布。近一年前,本报记者在某银行年报发布时曾问过行长一个问题:从不良贷款率的数据变动趋势看,银行何时能走出谷底?当时这位行长的回答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表示2016年该行东部沿海地区的不良贷款已充分暴露,中西部地区新的不良贷款发现处置还需要一定时间。

  一年过去了,银行业风险化解成效显现。《2018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展望》报告认为,2017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增长放缓,不良率连续多个季度持平,拨备水平小幅提高,预计全年不良贷款率在1.74%左右,基本维持在年初水平,资产质量呈现企稳趋势。展望2018年,随着宏观环境趋于稳定和经济结构调整效果继续显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状况将持续改善;逾期和关注类贷款占比等前瞻性指标的好转,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企稳;商业银行逐步好转的盈利能力、较高的拨备水平,以及不断拓宽的处置不良资产的措施,为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向好提供了保障。

  然而报告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部分领域仍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促使部分企业信用风险继续释放;下游行业盈利能力下滑可能蕴含一定潜在风险;房地产市场缩量调整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平稳运行存在一定影响;东北和中西部内陆地区不良贷款运行状况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总体来看,2018年宏观环境稳中向好,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开始显现,潜在风险释放压力减缓。虽然局部领域潜在的风险可能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整体稳中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预计全年不良资产率将落在1.70%-1.75%的区间。

  业务转型

  科技金融发力未来

  从2017跨入2018,商业银行站在了发展的转折点上,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去年,商业银行经历了从“资产荒”到“负债荒”的转变,规模扩张显著放缓;信贷占比上升,同业和非标投资下降;存款增长乏力,负债压力加大。展望报告分析认为,2018年强监管将继续,特别是即将正式实施的资管新规在限制期限错配、禁止资金池等方面对理财非标投资进行了十分严格的限制。资管新政将重点从产品端、销售端、运营端、投资端和管理端等方面重塑商业银行资管业务发展新生态,提升整个资管行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商业银行资管转型进入快车道。

  一年以来,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持续突破,在新业务领域得到运用,更多银行将现有业务搬到线上。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大行意识领先,分别与京东、百度、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签约携手密切合作。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稳中有进。最早布局智能投顾的商业银行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他商业银行则相继跟进。

  提早布局智能投顾有利于商业银行锁定客户,形成先发优势。报告判断,2018年商业银行智能投顾可能呈现以下趋势:“率先吃螃蟹”的商业银行将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监管细则出台有利于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发展,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将进行智能投顾模式细分布局,资管能力将决定商业银行智能投顾业务发展前景。

  未来面临挑战。在金融科技的运用上,反应敏锐行动迅速的银行已经捷足先登,取得进展,相对于一部分仍处于战略彷徨中的商业银行,分化在所难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总结说:“现在的策略决定一家银行未来5-10年的竞争力。2018年,银行业的关键词将是:合规经营、回归初心、改革转型、分化加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
内 页 导 读
银行2017→2018扛过冬天 眺望春天
360借壳火速获批的意义
新民晚报金融城A16银行2017→2018扛过冬天
眺望春天
2018-01-06 2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