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寄语2018~~~——面未来,延续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脉络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寄语2018
馆长晒“上海宝藏”
——面未来,延续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脉络
施大畏 李磊 肖谷 胡江 余至柔
  上海是一座世界文化荟萃的国际化大都市,她同时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新年伊始,本报邀请沪上几大重要美博馆掌门人盘点本馆重器,展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宝贵资源,用艺术来推动上海“文化品牌”的新一轮塑造。2018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来感受这座有魅力、有活力、更有温度的人文之城。

  ——编者

  发扬老院长精神,梳理海派中国画传承与创新

  ◆ 上海中国画院  施大畏

  我刚进入画院工作那年的除夕夜,飘着小雪。夜里九点多,老院长程十发特地冒雪赶回画院,嘱咐负责值班的我:“帮我管好这个画库。”那是1986年的事,如今这句话犹在耳畔。

  上海中国画院建院至今,始终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艺术传统上承前启后,在开创艺术风貌中上下求索。在众多杰出画师代表中,程十发和吴湖帆作为中国画发展史上不可缺失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代表了这座城市继往开来,海纳百川的气度和智慧。这次“晒宝”我推荐他俩的作品。

  2017年,画院下属程十发美术馆已破土动工,预计将在2019年之前完工。新馆将致力于梳理上海的美术作品,并融合全国,探索中国画派精神。配合美术馆的定位,上海中国画院也已开启从组织创作到学术研究的转型。目前,我们正对海派中国画进行系统性、学术性研究,并计划在开馆后推出“程十发和画师们”的专题展。已陆续完成梳理的画家,个个都是影响过几代人的大师:丰子恺、贺天健、吴湖帆、林风眠、朱屺瞻、谢稚柳、关良等。上海的艺术文化和经济一样,正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对于大师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画传承和创新之间的转化,梳理和总结上海地区美术发展和中国绘画史脉络的秉承关系,为海派文化如何从一种现象,映射出其作为江南文化的本质,形成理论上的依据。

  呈现中国现当代视觉高峰,用各种方法做美育

  ◆ 中华艺术宫  李磊

  经常有人问我:“中华艺术宫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是否价值连城?”我真的很难回答,因为中华艺术宫藏品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和稀有来衡量的。中华艺术宫的定位是中国现当代美术馆,我们的藏品包含了二十世纪中国“红色美术”“海派美术”“当代名家”“海外华人”等大系。“红色美术”中有吕蒙的版画《铁佛寺》、哈琼文的宣传画《毛主席万岁》、陈逸飞、魏景山的油画《开路先锋》等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主题性作品;“海派美术”包含了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谢稚柳、陆俨少、朱屺瞻、钱瘦铁、俞云阶、程十发、贺友直等海派大师的代表作品;“当代名家”则包含了华君武、吴冠中、靳尚谊、徐匡等的经典名作;“海外华人”则有陈澄波、简庆福、贺慕群、夏阳、萧勤、廖修平等的完整收藏。这些作品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现当代美术体系,呈现了视觉文化的诸多高峰。  

  2018年中华艺术宫的展览将聚焦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系列美术作品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展览、中国现当代著名美术家研究展览等,用美术展览讲好中国故事。中华艺术宫也是大家学习美术、了解中国最好的地方,欢迎关注“中华艺术宫”微信公众号了解展览和各类讲座信息。

  庄严传承,拥抱未来

  ◆ 上海油画雕塑院 肖谷

  让上海油画雕塑院“晒宝贝、亮重器”有点“难”,因为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重要作品有不少。但其中大约作于1973年前后的吴大羽先生的《公园的早晨》和陈逸飞的《红旗·之二》应该是最有意味的。许多人说吴大羽是中国抽象画先驱,这样以西方美术史角度对标吴大羽先生是极表面的。事实上大羽先生提出的“绘画要讲究:形、体、象、势、韵。”很是呈现中国文化的“场域”。他的作品有中国诗意和中国书法意韵。这就是《公园的早晨》的文化背景,也是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转换的最重要作品。

  而陈逸飞的《红旗·之二》则具有体现现代历史特点与造型特质的一件重要作品。面对历史,年轻一代必须庄严地传承,接过红旗就是接过历史、接过责任、立定当下、努力奋斗奔向美好的未来。今天,我们再回味这两件作品所散发的文化与历史的气息和时代的脉搏跳动是多么吻合啊!

  走过52年历史的上海油画雕塑院,今天我们更多的是思考“彰显主流价值,弘扬时代精神”、“注重艺术质量,突显社会责任”这篇大文章。作为国家艺术创作与研究和推动文化发展的阵地——上海油画雕塑院要在上海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充分表达对内容、品质、使命和担当的态度,继续坚定不移地续写“开门办院、学术立院、人才强院”灿烂的明天。

  期待三月,开启申城记忆、宝藏和文脉

  ◆ 历史博物馆  胡江

  每座世界历史名城或多或少总有承载自己城市记忆、宝藏和文脉的博物馆,上海这座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世界大都市将于今年三月迎来属于自己的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丨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本身就叙述着上海近现代史的沧海沉浮与文化血脉:建于1933年的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钟楼曾经是旧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解放后她被保护并改造成为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公共文化场所一一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今天,她以崭新的身份展示着上海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

  新建成的“上历博”设“序厅”、“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个常设展厅,遵循“以城市史为脉络,以革命史为重点”的原则,共展文物1000余件/套,全面展现上海城市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节点和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博物馆一楼大厅内典藏有两件镇馆之宝:彰显江南文化的“百子大礼轿”和反映海派文化的一对“汇丰银行铜狮”。前者是清末民初江南大户人家结婚时用于迎娶新娘的花轿,近3米高的大花轿因镶嵌有百个小电珠而得名。后者是安置在上海外滩原汇丰银行门口的从英国订购的一对绝版的青铜狮子,它们目睹了外滩百年海派文化的兴衰,也见证了今天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金融中心的繁荣。

  “上历博”在今年的开幕季中将推出“陈毅与上海展”“城市记忆展”“亚洲文汇展”“海派匠心银器展”和“红色文献资料展”,并对标国际卓越的博物馆,努力构建世界城市博物馆命运共同体。

  卓别林特展——卓越的艺术视野和开放的探索精神

  ◆ 余德耀美术馆  余至柔

  对余德耀美术馆而言,过去的2017年是思考、探索、再出发的一年。我们进一步思索展览方向,着重关注历经沉淀的中国艺术家,推出了周铁海、周力、秦一峰等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个展,重新思考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以期为上海市民呈现更多的中国艺术家优秀作品。

  新的一年里,余德耀美术馆将继续秉承“美术馆是思想的殿堂”这一理念,积极推动美术馆运动,履行美术馆的社会责任,致力打造一个享誉国际、具有国际影响力与前瞻性的美术馆。在沟通世界、联系上海这一层面,我们也在积极开拓:以青年艺术家阿丽莎·柯维德的展览作为新年首展,并将在年中与爱丽舍博物馆一同合作,推出筹备两年之久的卓别林特展,展览会以原版影像资料和文字档案的形式真实还原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艺术生涯。作为两次奥斯卡荣誉奖获得者,同时也是著名的反战人士和社会活动家,卓别林其卓越的艺术视野和开放的探索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启示意义。通过展览,观众将得以深入理解卓别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能超越时代成为经典的原因。

  作为首批扎根西岸的艺术机构,余德耀美术馆有幸亲历了上海艺术文化环境的蓬勃发展。全年间各类大小艺术活动不断,欣欣向荣。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文化脉搏,我们亦全心全意为打造上海的艺术名片而不懈努力着。身在其中,与有荣焉,相信上海适宜艺术发展的土壤更将日趋成熟,期待新一年里上海更为精彩的艺术明天,期待着余德耀美术馆为中国当代艺术文化软实力的建立添砖加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
馆长晒“上海宝藏”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A20馆长晒“上海宝藏” 2018-01-06 2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