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木头 有大情怀
邵华
  ◆ 邵华

  “上海文创50条”之“建设国际时尚之都”中提出,要加强时尚服装、饰品产业原创设计、工艺改进、品牌定位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布局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公共载体。

  从制作两元的梳子起家,近几年来,谭木匠正在默默无闻中逐渐改变,策划木梳彩绘大赛、梳子设计大赛,邀请名家举办木艺展览,看来“不务正业”的一系列举动,正是这个从草根做起的品牌转型蜕变的的证明。他们希望以木为载体,让有艺术追求的设计师和手艺人们,把木头的智慧带进当代人的生活里。

  在未来的上海,将有更多如他们这样有情怀的“小品牌”崛起。 

  ——编者

  一把梳子,一块小小的木头到底能玩转出什么花样?这个答案或许可以通过开遍上海大街小巷的谭木匠门店找到。但是几乎不打广告,每年都能卖出几百万把木梳,谭木匠已经从24年前的小作坊到在香港上市,其秘诀只是凭一把小小的木梳吗?其实不然。

  小木头也可以有大情怀。这一点,从谭木匠近期在上海虹桥天地言又几书店举办的展览和讲座活动就能窥探一二。他们邀请了来自法国的阿兰·梅兰德和伊丽莎白夫妇为人们讲述木艺创作经历,并将其一系列作品做成展览在书店体验区进行展示。

  当人们看到阿兰夫妇充满奇幻想象力的作品,通常都会惊叹:“木头原来可以如此诗意。”茂密多姿的珊瑚、缓缓游弋的水母,仿佛来自外星球的奇异植物,蛋壳般轻薄的碗具木雕,在阿兰夫妇手中,树木的枝干仿佛重获新生,经过重构后得以更加恣意地生长,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木头固有的传统印象。

  “与其说我们是在雕琢木头,不如说木头和我们一起在用生命进行创作。”阿兰夫妇坦言,他们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的各种细节。比如,自家庭院中草木,比如,在纪录片中展示的菌类、微生物,以至于居于深山之中偶尔入城逛逛时尚家居门店的收获,灵感来源几乎无所不包。

  为了让木材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造型,曾经做过泥瓦工的阿兰与之前还是专业会计师的太太,花了多年时间研习了雕刻、弯曲、晒纹、磨砂和涂色等一系列常规的复杂工艺。当这些工艺已经被夫妇俩驾驭得炉火纯青之时,他们仍未自满,还自创了包括中心偏移技术、蒸汽弯曲法、纹理法和喷砂法在内的多种“独门手艺”。“有些手艺是从其他行业的手工工序中学来的,但是运用到木艺上又是截然不同的手感,因为每一种木都有自身的个性。”心灵手巧、擅长以机器与手工结合方式进行创作的阿兰,还在探索过程中发明了一款为其他木作同行啧啧称道的车削制作机器。

  正如阿兰所言,木是一种有个性的材质,其蕴藏的生机常让阿兰夫妇感到意外。比如,在创作造型和菌子有些相仿的“朴树木”时,阿兰他们在削出纤直的线条之后,并没有急于蒸馏木材中的水分,而是让其自然风干。几天之后,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水分挥发之后,木的线条竟然因此变得蜿蜒,呈现出一种人工难以效仿的浑然天成的卷曲。

  用谭木匠总裁助理谭力子的话来说,在打造品牌的同时,他们也致力于打造关于生活、创作和艺术设计的平台,让木艺家、设计师、建筑师们在平台上工作、生活、对话,从而创作出更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让木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开花。

  事实上,成功的木作离不开创意、创新和情怀。

  谭木匠每年都会举办全球创意设计大赛,并为出色的作品创作者提供丰厚的奖金,无论他是新锐还是知名大师。比如,在前年的比赛上,年轻设计师汪丹丹通过对国画山水的观察,结合木纹特殊的肌理,以自由相拼接的方式,勾画出一款“木写山水”发梳。东方的意境在一片小小的木梳上呼之欲出,远近交替,浓墨淡彩分明的笔触,将写意山水的韵味、木的韵味、自然的韵味与日常的木梳结合,在木的方寸之间锻造出中国人追求的开阔情境。典雅又不失现代趣味的设计语言,不但让“木写山水”在与众多木梳作品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也使汪丹丹赢得数十万元奖金的年度大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
国际大师捉刀让艺术之光浸入日常生活
小木头 有大情怀
广告
新民晚报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A22小木头 有大情怀 2018-01-06 2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