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指
昨天木偶剧团上演的是《花木兰》,演出结束已经中午11点了,除了部分事先预约的,有不少小朋友是在看完演出后发现有手工课临时报名参加,不一会儿小课堂里就坐满了。在工作人员发放制作材料的时候,小朋友们先跟老师学习怎么通过手指的简单动作来操纵布袋木偶。虽然昨天的孩子年龄偏小,但因为动作并不复杂,所以小朋友们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有趣的是不少家长也兴致勃勃地跟着活动手指,做出“双手插腰”“出拳”等动作,甚至比小朋友还认真。接下来便是制作木偶了,小男孩偏爱“孙悟空”,小姑娘则对“小花旦”等角色更有兴趣。有的小朋友画得仔细,5岁的刘以琳小朋友选择了“小花旦”这个角色,她拿着画笔细细描画木偶的头发,仅发髻就用了好几种颜色。
表 演
现场忙碌的不仅是孩子,家长们一样有“重任”在身。因为昨天的孩子大都还在读幼儿园,所以动针线的事只能交给家长了。一位爸爸飞针走线地缝完了木偶的手,又替孩子画起了孙悟空的脸谱,像这样“忍不住”抢了孩子“活计”的家长并不是个例。不过大部分家长都与自己的孩子分工合作,精细的部分帮孩子画上几笔,大部分则交给孩子来完成。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拿着做好的木偶表演一番了。4岁的艾米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还不忘拿着小木偶比划一下,回答一个“是”字就操纵小木偶点一下头。另一边,两个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争斗”起来,你来我往,好像演戏一般。
亲 近
手工小课堂是上海木偶剧团2016年年中推出的项目,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希望小朋友能通过亲手做一个小木偶来了解、亲近木偶这一传统的表演样式。从小课堂开设起就担任老师的汪宁宁告诉记者,去年一年她仅在仙乐斯这个场地就做了130余场手工课,前一年则做了约90场。有不少小朋友做了一次之后又来了第二次、第三次,把各种角色做了个遍,还希望木偶剧团能推新的木偶形象出来。除了周末演出结束后定期开设的手工小课堂之外,周边一些小学也会选择来木偶剧团做木偶作为学校的课外实践课。此外木偶剧团还把手工课送进校园、社区,甚至还有专门为白领开设的手工课程,也颇受欢迎。
本报记者 王剑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