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值得注意的是,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很大潜力。
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48%,呈现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
移动支付场景更丰富,外卖受男性群体追捧。此次调查发现,五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六成,而80后、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
调查显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易遭受网络欺诈。同时50岁以上人群中追回损失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未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约10.5万份,约七成被访者为20岁至40岁。样本覆盖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江苏、福建等全国34个城市,高度还原移动支付人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