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
章慧敏
■ 单明在献血
  ◆ 章慧敏

  编者按:单明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调度员。可是,如果告诉你,普通的单明获得过中国红十字会等机构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服务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以及“上海市无偿献血白玉兰奖”等诸多荣誉称号, 他从表1999年句开始就献血至今一共献了138次血,总量高达70000CC……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平凡的男人正在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2010年,单明加入了上海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成了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心就像是块磁铁似的吸引他走进去,扎进去。无论他当年是747路公交车司机,还是现在当上了调度员,他的休息日必然是志愿者服务日。

  约见单明不容易,当我去信催促时,车队的戴书记说他又去沈阳了。电话那头,书记那句“阿拉单明很忙的”让我不免忖度:一个做1天歇2天的747公交车调度员能忙到哪里去呢?

  记得我与这位38岁的汉子见面时问了他:“你会义务献血到什么时候?”

  单明说:“法定献血的年龄在18至55岁,我会献到55岁;如果以后年龄放宽了,我就献到截止日期的那一天。”

  单明在说这番话时,既没有“英雄交响曲”作背景音乐,也没有拿腔拿调的情感渲染,而正是这番极其朴实、自然的话语却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这是一个承诺,一个属于单明的承诺,单明将唱响自己无偿献血的目标。

  当今社会,敢于定下这样不计报酬、不论得失、终身奉献目标的人群并不多,而他却甘愿用热血谱写人生。

  发小的离去,促使他终身献血

  从人生经历来看,38岁的单明当上公交车司机还真有点阴差阳错的味道。

  当年,年轻的单明对车子痴迷到了极点,喜欢车自然要开车,最爱的就是驾着摩托车在马路上风驰电掣。

  飙车肯定有危险,单明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哪会对儿子的安危不顾呢?这时,父亲对儿子说啦,“肉包铁”怎么行?与其有一天闯祸,不如正经学习驾驶,将来找个“铁包肉”的职业吧。

  因为热爱开车,单明在驾校很快学会了驾驶,拿到了“A”照。可是,20年前可不像现在这样私家车遍地开花,买车不是件容易的事。单明学会了驾驶却没车开,手痒心痒啊。父亲替儿子出了个主意:怎么会没车开呢?去开“差头”不是蛮好,既有收入,又过了开车的瘾,一举两得!

  于是,出租车司机是单明的第一份职业。他加盟的这家出租车公司来头挺硬,是中百公司旗下的三产,名称却让我挺陌生,叫作“百文迎宾”。也就在当“差头”司机时,单明报名参加了义务献血,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他告诉我,当初献血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献了血单位会给2天的休假,可以“白相”去了。

  真正让单明的无偿献血从“白相”到用爱心点燃他人的生命,这个契因还得从小伙伴生病说起。

  单明的小伙伴是父亲同事的女儿,和他同岁,两小无猜,一起成长。可突然单明觉得有一段日子没见着小伙伴了,问起原因,父母的脸色便黯然了,原来,姑娘患了白血病,住进了医院。

  “白血病?"“白血病”是什么?单明很少听到过周围有人生“白血病”的,一时都反应不过来。家人说,白血病就是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里的女主角幸子生的病。

  单明顿时愣住了,《血疑》的剧情他是知道的,他不会忘记幸子最后是在爱人的怀抱中安详地离开人世的。幸子和小伙伴都是美丽、善良的花季少女,怎么偏偏都患上了这样的绝症呢?

  带着礼物,单明去医院探视小伙伴。可是,当单明见到她后,一颗心立刻沉到了谷底。他根本没想到原本那个个子高高、清丽可人的姑娘被病魔折磨得完全变了模样,连一头长发都因为做过化疗后全部脱落了……单明难受啊,预先想了很久的安慰病人的话语全噎住了,竟然一句也说不出口。

  单明那天回家后拼命地找和白血病有关的书籍。这才知道原来他那么陌生的白血病其实有许许多多的患者。单明了解到急性白血病也是俗称的癌症,它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生了这种病便会影响人的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和出血。

  那些个夜晚,从来倒头就睡的单明有了心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无法入眠。闭上眼睛,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件件往事如同过电影似的在脑海中滚动,可现在……想到这里,单明就觉得眼睛酸涩,心里苦涩。他想,无论如何也要为小伙伴做点什么。

  做什么呢?心底深层似乎有个声音在提示他:单明啊单明,你的经济实力有限,可能拿不出许多钱去捐助,但如果流动的热血能够救人一命,那又多么令人欣慰,你应该无偿地奉献出来。

  单明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赶去上海市血液中心,为了小伙伴,也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们义务献血。

  然而,不久后小伙伴还是离开了人世,死时还不到20岁。单明眼睁睁地看着一朵盛开的花儿凋谢,心里别提多难过了,因为他感受得到小伙伴临死前的无助。此时的他尽管无奈,但他知道像小伙伴这样的白血病患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生命需要血的支撑,多一个捐助者就是多一份希望。

  从此以后,单明把无偿献血作为一种责任,从1999年到2008年,他定期去上海市血液中心献血。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新理念

  那一天,单明在血液中心献了200CC全血,正准备离开时,他看到了血液中心里有几台机器特别醒目。他问采血的护士这些机器是干什么用的?护士告诉他,这是用于成分献血的机器。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当病人由各种原因造成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而引起严重出血时,必须输注血小板。这时如果输全血,病人有可能得不到需要的血液成分,而其他的成分又发挥不了作用,有时还会加重病人的心脏负担。现在有了机采成分血机器,便可以把捐献者献的血液通过血液分离机分离,然后再将分离后的血液还给捐献者。

  护士向单明解释了成分献血的原理,而这时正巧有一对年轻的外地夫妇就在机器上捐献血小板。交谈中单明得知他们6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血小板在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感恩自己的孩子在治疗中用着保命的血小板,于是,两人商量后决定也奉献出自己的血小板给需要的患者。所以,夫妇俩每个月都要到血液中心来献血。

  夫妇二人的话让小单很有触动,他眼睛一亮:原来成分献血对于临床病人这么重要。今天既然来献血了,何不请护士再采集一次他的成分血呢?于是,他又捋起袖子,护士笑了,说:“你今天刚刚献了全血,过段时间再来吧。”“过段时间再来吧”,单明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从此以后,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必然会看到单明每月一次前来“报到”的身影,他是来成分献血的。到了2012年7月,单明捐献血小板的间隔又缩短了,干脆从每月1次改为每2周一次。

  “第二职业是当无偿献血志愿者”

  转眼到了2012年,初冬的一天,巴士公司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市血液中心的感谢信。信里赞扬的正是747路公交车驾驶员单明在上海市血液中心多年如一日地无偿献血以及从事志愿者的事迹。

  单明一直在无偿献血?单明是上海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志愿者?领导和同事们把惊讶写在脸上,如果不是这封表扬信,他们可从来没听单明说起过呀。

  我和单明的同事一样敬佩他,从事公益事业却不留名,不声张,坚持几个月或许容易,坚持几年还须咬着牙,可单明一声不吭地坚持了十几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这无法不让人心生敬意。

  单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人逼他无偿献血,“无偿”又意味着不取任何报酬,单明却乐此不疲。正是这种觉悟,让他的人生便有了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感受和意义。

  面对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赞扬,这时的单明反倒不好意思了,他回答说:“无偿献血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只不过我做得比别人多一点,坚持的时间也比别人长一点。”

  是啊,无偿献血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却不是每个人都肯做的事。单明至今记得2010年的一天,他在血液中心献成分血时听医生说道:上海每年需要血小板3万袋左右,可血液中心一年的募集量不到2万袋,其余的需要人工在全血中提取。10袋全血只能分离出1袋血小板,又因为10袋全血基本上是由10个人捐献的,这种来自多人的血小板会大大增加病人输血时的排异现象,影响疗效。

  这番话让单明心里急啊,他想,我们只要付出一点点,就能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更多的家庭看到希望,可是,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能让更多的爱心之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有多好。

  单明萌生了当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心愿,他愿意为无偿献血摇旗呐喊,他也希望把多年的献血心得告诉大家,消除人们的顾虑。

  对不了解献血的普通人来说,顾虑是难免的。我就问过单明,献了18年的血,对身体真的没影响?

  单明的回答很干脆:“没影响。献血后人体的造血组织会自动加速造血,一般经过半个月就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所以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我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单明说他第一次献血前,也有很多人“警告”过他,说是男孩子不能献血的,否则会有这样那样不利的后果。可他献了十几年的血,当年那些所谓的预言不也没发生过?甚至于献血后都不必大吃大喝地补营养,多喝水、注意休息就行。我对单明刮目相看,这么多年来他用热血在“洗尽铅华”,涤荡心灵。更让我感动的是,为了奉献高品质的鲜血,单明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从无偿献血开始,他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注意锻炼身体减少生病,哪怕有伤风感冒也尽量不吃药,情愿好得慢些,也不能让药物影响了血液的质量。

  春寒料峭中,他也只穿着一件衬衫,和我皮夹克里套着羊绒衫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与她,相逢在血液中心

  采访单明是他从沈阳回上海以后。我问他去沈阳是公事还是私事?单明咧开嘴,笑而不答还是戴书记替他回答说:“单明去沈阳办喜事去了。”

  说起和妻子小田的缘分,自然是热血为媒。单明2010年在血液中心做志愿者时,小田已早他先入行了。只不过他俩的初次见面,用单明的话来说是“不打不相识”。

  那是单明刚去中心服务的一天,有位献血者的家属唯恐自己的亲人献血后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后果,无论单明怎么解释,他还是一问再问。家属的焦虑影响着单明,明明是简单的问题,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可家属就是一句话都听不进去,单明脸上挂着的笑意有点僵硬了。

  这时,小田走到单明面前说:“你走吧,我来解释。”

  单明有点不服气:干嘛叫我走,我不是说得蛮好的,没见我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不厌其烦。

  单明不想走,小田却坚持,她悄悄地对单明说:“你应该换种方式跟家属沟通,我来吧。” 

  单明觉得很没面子,让他走开,不等于在批评他讲得不到位?没办法,先来者为大。尽管有点不服气,单明也不能赖着吧,不过,他也没走多远,在一旁观察姑娘怎么跟家属对话的。听着听着,单明服了,到底是老志愿者,时时处处散发着亲和力,以后自己也要学会说话,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单明不由得朝姑娘投去了钦佩的目光,这一看,看出了好感。他向人打听姑娘是谁?这才得知小田了不起,是他们这个组的督导,献血量也超过了他……

  从那以后,单明的目光便追随着小田。血液中心的人都知道单明的心里装得满满的都是小田的身影,他喜欢上了她!可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只有小田不知情。直到有一天,有人告诉小田:“你没来的那几天,单明心神不安,天天在打听,就像从此见不到你似的……”

  一层窗户纸就此捅破。

  两人的爱情之路渐渐地延伸——单明当班的时候,小田把热乎乎的中午饭送到单明的手里。晚上,小田下班后,坐上单明的747路,陪他一圈又一圈地“兜马路”。逢到休息日,他们又在血液中心里忙碌,很少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虽然他俩和其他恋爱中的男女交往不一样,真是有点“另类”,但单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充实和幸福,这股暖意和温馨始终在滋润着他的心田。

  交往了三四年后,两人顺理成章地要步入婚姻殿堂了。他们领取了结婚证书,这是单明的第二次婚姻。单明和小田结缘在血液中心,培养感情在血液中心,血液中心是他们缘分的见证人。这不,两人去中国香港“度蜜月”也不忘无偿献血。单明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献血屋是在中环地区一幢商业楼的二楼。逛街逛到那边的小两口忽然看见了那个熟识的献血标志,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

  单明对小田说:“我们去了解一下香港地区是如何义务献血的好吗?”夫妻二人一拍即合,他们商场也不逛了,东西也不买了,直接推开了献血屋的门。那天,单明和小田双双捋起袖子,每人将450CC总计900CC的全血留在了香港,也留下了香港之行的纪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话题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4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大虹桥专刊
   第A26版:大虹桥
   第A27版:大虹桥
   第A28版:大虹桥
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
新民晚报纪实/星期天夜光杯A20献血,赠送生命的礼物 2018-01-28 2 2018年01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