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 之
陈茗屋
  陈茗屋

  “退之”(见图)是叶潞渊丈赐刻的一方我极其喜欢的印章。白云苍狗,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因为珍爱,不舍得轻易钤用,还像新刻的一样生辣。

  退之,是我青少年时代的笔名。后来又作“陈推之”,寓推陈出新意。其实在艺术上,我是十分落后保守的。不过,总也希望跟上时代,能够推陈出新。继续努力吧。

  这方印的材质是田黄,一个偶然的机会得来的——一九六二年,淮海中路思南路口,在长春食品店西侧,有一家新龙古玩店。店内的柜台里,经常有旧印章,通常在几元至二十元间。有次有一对旧青田,老店员说是明朝的,标价二十元。没见过超过二十元的。柜台上面放置一个木盘,盘里的印章都是几毛钱一方的。每次到那店里,木盘里的印章我都会仔细翻看。当时不到二十岁,口袋里也没多少钱。一次看到了一方六面都被粗砂纸磨过,通体白灰的印石,用口水一涂,哇,是冻石,有点像肉冻似的。初学篆刻的时代,只知道冻石是上品。三毛钱,我便买下了。回家以后,赶紧用水砂纸打磨。那时候,我打磨印石的技术已有点可观,好几位老先生都叫我帮忙打磨印石,也能使他们大欢喜。这方三毛钱的印石,一经打磨,通体晶莹现黄,温润可爱,中间还有一道红线。我猜想是田黄,但实在是一窍不通。当天晚上便拿到隔壁钱君匋老师家,请老师看看。那天,叶潞渊丈也在做客。老师拿过印石,连连称赞,“冻石,好……”又拿给潞丈赏鉴。潞丈拿过石头,仔细翻看,低头微笑,摩挲再三,突然抬头问我“啥地方买来额?”“几钿买来额?”听到是三毛钱,潞渊丈笑着说“千载难逢,千载难逢,乾隆红冰片田黄,比我的田黄还要好!”见潞丈摩挲不忍释,我脱口而出,请他赐刻二字。潞丈欣然允诺。

  潞渊丈刻印异常严谨,即使刻好了也放在案头,不断推敲修改。所以请潞丈刻印,往往几年才能交件。不料这一方田黄,才隔了一星期,潞丈亲临寒舍交给了我。惊讶其速,潞丈说“石头忒好哉”。

  潞丈一般的创作路数,是师汉代的白文、师六朝的朱文、元朱风格、浙派面貌……古鉨形式比较少。而这一方“退之”,纯是古鉨再现。印侧,潞丈署“拟三代鉨”。

  潞丈年轻时从吾乡赵叔孺公游,和王福庵公等前辈过从甚密。曾通过王福庵公向著名收藏家伏庐陈汉第公,借得《伏庐藏印》的全部古印,在家里用鲁庵印泥一一钤盖。六十年代前期,见我还算用功,曾赐赠了一套他亲钤的伏庐藏印散页。

  古铜印极难钤盖,而秦汉古印多为金属质,因为腐蚀等等原因,印面往往七高八低。我们江南印家一般都是在玻璃上放一张连史纸直接钤盖,以现其真。或者在玻璃上再放一张卡片,君匋老师是这样钤盖的;或者在玻璃上放一层薄的硬橡胶,潞渊丈是这样钤盖的。但是古印的印面往往不平,一般钤盖很难奏效,所以常常要把印面还未在纸上拔起时,翻过来,在连史纸的背面,用指甲砑磨。听潞丈说,伏庐藏印几乎每方都要砑过,费时费力甚矣。

  我对《伏庐藏印》很有感情,因在青年宫篆刻班从方去疾老师学习时,方老师要我们去古籍书店购买这部印谱,说林林总总的汉印印谱中良莠不齐,而《伏庐藏印》所收古印均为佳品。那时代,能买到的印刷品印谱都是三四十年代的石印线装本,也很难罗致。方老师曾不厌其烦指导说这个好那个好,可以临摹。唉,五十多年,快六十年了,真是逝者如江河!

  退之二字,简繁不同,很难配好。潞丈加了一个内框,这固然是古鉨印的寻常面目,却也是稳定章法的重要一着。潞丈曾把这种内框称为“救命圈”,意思是篆配不够稳定的文字,加了内框,能起倾颓于稳定,比喻极为生动。

  此印运刀极爽,挺拔,精神,如新出土的古鉨。“退”的“辶”,下部微残,乃故意为之,追古印之斑驳泐味。很多印家都善于使用残破法,增加古意。这种手法,潞丈比作砒霜,谓量少可以入药救人,量多则要“翘辫子”(吴语归天之意)。亦是极为生动的比喻。

  叶潞渊丈是苏州洞庭东山人。虽然已谢世二十多年,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一口软软的苏州话,待人极为诚恳,是受人尊敬的好好先生。他对篆刻艺术的追求,一丝不苟,达到的高度也是我望尘莫及的。

  边跋中的“三代鉨”,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传统的说法,往往把秦始皇以前的古印称三代鉨。这个“鉨”字(音玺),在出土的秦前印章中常常见到。可清代中早期的印家和文字学家还都不认识。咸丰年间的李文田才考出此字为某某之印的“印”的意思。也可写作“鉩、鈢”,也可易金为土旁。秦代出现的“玺”,意思差不多,也是“印”的意思,但长期以来为皇帝专用。当然,现在和“鉨”一样,人人可用。来楚生丈曾为赵冷月丈刻过“冷月之玺”,十分精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3·15专版
   第A13版:3·15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退 之
谁来为古文辟谣
无处不在的高迪
茶亦醉人(中国画)    
非遗之春
欢迎外来食物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退 之 2018-03-10 2 2018年03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