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崇明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等首批55个国家级“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正式启动。能源互联网,是未来满足城市各类能源使用需求的能源系统,加快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城市能源系统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满足低碳、高效、共享的发展需求,是我国新一轮能源革命和城市绿色友好发展的必经之途。
建议优先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广构建能源互联网,形成示范效应。同时,把智能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基础平台,促进多种能源与电能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广终端领域的电能替代,推动城市不同种类能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城市能源需求巨大、资源匮乏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加强营养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前期人群高达4.93亿,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病的发病率处于“井喷”边缘,慢病防控刻不容缓,而营养干预是其中成本低、收益高且关口前移的关键手段。
为尽快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营养与健康标准体系,着力解决营养过剩和营养缺乏并存、糖尿病及其他营养相关疾病多发、合理营养尚未普及等问题,建议加大对营养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加强系统性战略布局、建设系统性支撑平台、开展系统性科学研究,根本破解营养科学基础薄弱的瓶颈,加快制订中国特色营养健康标准,带动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群体预防策略与个性化营养干预策略普及推广,有效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大数据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开发相关系统和应用平台,做到事前有服务、事中有监管、事后有评价,做到全程留痕、事事监管。办案信息除了需要保密的外,所有数据均对外公开,所有人均可通过网络查询案件承办情况、办理进程、办理结果以及类案情况,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大数据,让检察官更好地办案,让检察机关更好地监管,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大数据应用和司法体制改革,检察工作的活力提升,一大批政治坚定、法律素养高、熟悉信息科技的年轻检察官走上办案一线。争取将点数据、线数据变成块数据,让大数据互通互联,让大数据为司法办案、为规范司法行为、为人民群众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营商环境需要公平、公正
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企业的营商环境表述,很是让人振奋。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看,“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质是优化制度供给,是政府职能体系的深刻变革。服务经济的“店小二”精神本质是理念保证,体现了政府机构的作风转变和服务意识的强化。
良好的营商环境还需要公平、公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要看到,有很多新领域的监管和管理还未跟上市场发展需求,比如网购电商和实体经济,它们虽然竞争环境是一样的,但所面临的监管就不一致。新生事物的产生,是一个好现象,但面对创新,监管部门要监管好,否则就很容易被钻空子。
建立归国留学生就业促进机制
近年来,选择回国发展的留学人员逐年增多,带动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人才归国潮。然而,庞大的海归队伍在回国就业、创业过程中面对的接踵而至的诸多问题,让“就业难”同样横亘在他们面前。形成良好的海归就业和创业政策体系以及服务环境,才能加速集聚全球人才资源,服务中国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制订专门促进海归见习、培训和就业的促进政策。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加强海归人员在求职、就业技能和政策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职场竞争力。并且给予海归一定的见习补贴,并通过税收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补贴等方式,鼓励国内企业多接纳海归见习。
完善国民终身学习配套体制机制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更加需要便捷开放、高效精准地为国民提供终身学习资源与服务的供给,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
建议对国民的终身学习需求、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资源供给效果等进行定期的、连续测量,建立国民终身学习监测平台,通过大数据的积累与统计分析,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终身学习资源与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政策建议。同时,建立符合中国学习者学习特点的、涵盖学习需求和能力的测试制度,自主清晰把握国家人力资源状况。
特派记者 姚丽萍 范洁 方翔 江跃中 整理
特派记者 刘歆 张龙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