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很少月黑风高,偶尔露出狰狞竟让我赶上了。不仅如此,在那个现在想起来都很恐怖的夜晚,我还捎带着认识了一个叫蒋鸣玉的人。
那是一个饭局,我晚到了很久。因为号称是私房菜,用餐环境似乎就不太讲究。记得餐桌是摆在一户人家狭小拥挤的客堂间里面,由于人多嘴杂加上灯光昏暗,整个晚上始终是闹哄哄的。好像蒋鸣玉是那天的贵宾,身边围着一堆女孩……那夜我并没有跟他多纠缠,记得只敬了他一杯酒便告辞了。
现在,我已经全然记不得那个黑灯瞎火的夜晚,还有谁跟谁了,而没想太纠缠的蒋鸣玉,这些年倒跟他称兄道弟起来。
再次见蒋兄,是在一个名叫禅溪的茶馆。
据说这个禅溪茶馆目前已被称之为上海的新地标了。按照老派茶馆的标准或感觉,禅溪其实一点都不应该叫茶馆。以如今开在上海的三家禅溪为例,它们似乎更像是精致而小资的咖啡馆或日式料理店,可它偏偏就是个茶馆。
不管认同与否,反正去禅溪喝杯茶,已成为当下上海年轻人的时代标签。当然,禅溪茶馆还让一部分海上文化人亦趋之若鹜,个中原因竟是因为蒋鸣玉。坊间有言:“昔日春来茶馆有个阿庆嫂,当今禅溪茶馆来了蒋哥哥”。
蒋鸣玉喜欢交友,周围坐拥诸多“浜瓜”和“菜皮”,虽老矣却依旧咬劲十足且味道亦交关好。当然油腻中年则是他的生力军,肥头大耳啤酒肚那是他的挚友,因此禅溪茶馆也成了他和朋友们种植梦想的田地。
“下午你们来禅溪聊天喝茶,晚上我请客去曹府吃饭饮酒……”但凡来禅溪喝过茶的朋友,都听到过蒋鸣玉的这句口头禅并享用过曹府美食。
曹府是禅溪茶馆昌平路店对面的一家餐厅,因为蒋鸣玉几乎每天在那里请客吃饭,所以曹府也被称之为他的厨房。有朋友戏称他是当今孟尝君,坐拥食客三千……而我则跟他说,我终于弄懂了这年头虽然说人生苦短凡事沧桑,但竟然依旧有那么多人有事没事的都爱来禅溪见见蒋哥哥的原由了。
蒋鸣玉自称35岁前一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直到中年后方大彻大悟且开始弥漫爱心养成愿意助人的好习惯。
著名歌星王维倩说,每次她开演唱会,蒋哥哥都会自己掏钱买下几十张票送给喜欢上海老歌的朋友。而遇到朋友签名售书,他不仅人到捧场,更是掏钱购书,有时一买就是上百本,分送给亲朋好友。
有一次他得知沪上知名女作家何菲有个情感漫谈,便力邀何菲将漫谈搬进禅溪茶馆进行。开讲那天,他将禅溪大沽路店最大的一间包房留给何菲,而且还邀请了王维倩、高博文等名角来现场助兴。现场采访的上海电视台记者表示,如此腔调的茶馆,上海滩少见。
蒋鸣玉说,其实这就是他的一个心愿,希望禅溪茶馆不仅要好茶飘香,更要让人一走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和艺术气氛……
他出身书香门第,祖上喜好收藏的习惯也传到了他的身上。多年来他积累收藏了许多名家印章、紫砂壶以及民国时的钟表和扇子等珍品,但只要有朋友真正喜欢,他便立马拱手相送。就和他喜欢请客吃饭一样,出手大方,派头十足。
蒋鸣玉身边有很多朋友在经营葡萄酒,他便不断地从他们手上买酒,说是帮他们去卖。他给足朋友面子,酒却全部堆在家里,完全是掏钱买酒自己喝。于是,原本滴酒不沾的他,这几年竟喝成了“酒鬼”,他说如今平均一年他要喝掉几十万元的葡萄酒。
蒋鸣玉,真有你的!一壶茶,喝得女人情深意长;一杯酒,灌得男人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