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个人信息泄漏、数据权属划分不清晰、数据交易安全第三方监督缺位等,大数据产业需要国家层面立法规范。
全国性的法规在制定之前,都会有地方性法规试行并积累经验。2016年,《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出台,这是国内首个大数据地方性条例,实施以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国家层面推动大数据立法,也可参考贵州和其他地区的大数据地方条例的制定和实践。
希望立法为数据安全披上“防弹衣”,有完善法律的规范,大数据产业才能更为健康发展,而健康发展、不断创新的大数据产业,也将带动我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因地制宜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
可再生能源本质的形式是分布式,阳光无处不在,清风无处不在,而且非常充裕,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技术的进步,让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分布式能源更靠近使用者。
发展分布式能源,当前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优化。例如,在审批环节,集中式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差异很大,分布式用的是田间地头、港口、码头、河道这些碎片化的区域来使用能源,而集中式往往采用非常大的规划。我们不能用大炮来打蚊子,应该以更加因地制宜的方法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
希望在体制机制上有些突破,让分布式能源发展的趋势来得更猛一些,让能源转型来得更快一些。
加强我国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海上专业应急抢险打捞,是国家应急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海上清障打捞、环境和人民财产救助等职责,肩负着国家指令性政治、军事、战备和救灾等应急保障任务,同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外交、海洋权益维护关系密切。以“桑吉”轮救援为例,若海上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更先进些,救援效果会更好。随着船舶不断大型化高端化、涉海活动频繁,将对海上事故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对深远海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和技术研发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国家实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权益、发展外交关系、保护海洋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更有力保障!
“关爱老人”电视节目请加字幕
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年人听力逐渐衰退,甚至完全丧失,即使佩戴助听器也不能恢复正常听力,不能接受信息反过来也加剧了衰老。目前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电视节目配有手语,为一些受过手语训练的聋哑人提供了方便。但是,手语只是在重要节目中才有,其他综艺、电影、访谈、电视剧都没有手语,何况老人大多也不懂手语。但绝大多数老人都认识汉字,目前讯飞、百度等研发的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已经非常好。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电视台在所有播出节目中加字幕,将播出的所有声音、语音或会话同时转为字幕。这将大大提升聋人、听力衰退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尽快推进“困境儿童”保障机制立法
近年来,出现不少因父母服刑、弃养等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陷于困境的案件,还发现流浪等失教儿童犯罪,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却难以撤销其监护资格等问题。这些“困境儿童”急需国家和社会提供特殊关注和保护。但由于目前我国缺乏系统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种种儿童的社会问题要求我国制定一部专门的儿童福利法规,全方位建立困境儿童福利、救助各项制度,保障政府和社会资源的充分投入,明确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司法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建议尽快推动困境儿童的保护机制立法。
深化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改革
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拥有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著作权等,从权属关系上属于国家所有的无形资产。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本质是将技术类无形资产实现价值的过程。当前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上仍存制约,一定程度影响了成果转化效率。国内外实践表明,与有形资产相比,技术类无形资产具有非实体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其潜在价值难以衡量,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体现,且与不同生产要素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效应。因此,有形资产“价高者得”定价原则难以适应无形资产的评价。由于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需要对技术入股后很可能产生的价值损失予以包容,在政策和机制设计上进行保障。为此,应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一步深化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国有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改革。
特派记者 姚丽萍 范洁 整理
特派记者 刘歆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