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时45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率四位副总理步入会场,伴随此起彼伏的闪光灯和快门声,全场响起热烈掌声。李克强向中外媒体对两会大量的报道、付出的辛劳表达感谢,并介绍了四位新任副总理——韩正、孙春兰、胡春华、刘鹤。
首个问题来自美国彭博社:进入新时代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模式与原来40年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中国的开放有新变化的话,那就是门会越开越大。”李克强坦言,开放推动了改革,促进了发展,中国人民从开放中得到了甜头,关上门等于挡住了自己的路。他指出,中国的开放要看细节、领域,更要看长远、全景,开放也是双向的、相互的,“就好像双人划船,光靠单人使力,船只能原地打转,只有两人同向用力,才能继续前进”。
就“放管服”改革,李克强明确“‘放’要放出活力,‘管’要管出公平,‘管’也是要触动利益的”;就产权保护,他承诺“让恒产者有恒心,让投资者有信心,让各类产权的所有者安心,给所有合法产权所有者都吃上长效的定心丸”;就金融风险,他标明“中国有能力防范、也不会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就互联网+,他表示“要悉心呵护新动能,不能让传统思维限制想象力”。
“我们绝不会也不能丢去自己的一寸土地,但也不会侵占别人的一寸土地,我们走的是和平发展道路。”李克强说。就中美关系,他称“这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对两国、对世界都是好事”;就中俄关系,他说“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定发展对双方、对世界都有利”;就中日关系,他说“现在出现了两国关系的小阳春,也要防止乍暖还寒,让中日关系向着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我们对日方也有期待”;就两岸关系,他说“我们是一家人,同属一个中国,不能容忍任何台独的企图和主张,也不能允许外国势力打台湾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民生,是贯穿总理记者会的关键词,就业、医保、养老金等话题备受关注,李克强逐一解答,回应关切。他说:“推进改革、做好政府工作,就是要为公、唯实、利民。我们要努力去为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办事便利、敢于自我革命。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万难不辞、万险不避。” 特派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