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符合“上意”
日本《每日新闻》介绍,陆上总队成立后,陆上自卫队在全国乃至海外的行动能力得到强化,与海、空自卫队以及美军的协调实现一体化。为此,防卫省已在2016年度防务预算中拟定50亿到100亿日元的陆上总队厅舍建设费额度,相关工程于当年动工。
为满足安倍政府促进日美安保同盟关系的“上意”,陆上总队机关特意选在离驻日美军总部驻地座间不远的东京都练马区的朝霞驻屯地,编制规模为300人左右,目前先维持180人。
简单说,陆上总队就是陆上自卫队司令部,总队司令官就是陆上自卫队总司令,直属防卫大臣。过去陆上自卫队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央五个方面队,每个方面队的长官分别向防卫大臣负责。一道命令下达,防卫大臣要通知五处,效率低下。陆上总队成立后,防卫大臣只要向总队司令官一人下令,指挥体系更加高效。
成立陆上总队最重要的目的是使作战部队可以快速出动。防卫大臣虽然有直属部队中央即应集团,但他毕竟是文官,指挥部队名不正言不顺。此次改编,中央即应集团改编为陆上总队直属部队中央即应连,并在麾下组建水陆机动团,能够在不进行大规模部队调动的前提下,发动突然袭击,抢占岛屿,造成“既成事实”。
直属部队八支
陆上总队第一任司令官小林茂生于1960年,野战炮兵出身。他一路官运亨通,2012年任驻冲绳的陆上自卫队第15旅团长,成为手握重兵的实权派,2014年任第3师团长,2016年任中央即应集团司令官,2017年以自卫队代表团团长身份观摩美澳“护身军刀”演习。陆上总队成立后,他又成为陆上自卫队实际“掌门人”。
陆上总队规模不大,但能直接调动的部队有八支,除去驻吉布提的反海盗部队是“面子部队”、通信系统团和中央情报队是支援部队不上战场外,其余第1空挺团、第1直升机团、水陆机动团、中央即应连、特殊作战群全是自卫队最精锐的部队。
中央情报队提供战场情报;通信系统团保证前线与后方通信畅通;特殊作战群实施战前渗透侦察;第1直升机团运送第1空挺团实施空降突击;水陆机动团滩头登陆夺取岛屿;中央即应连在战斗结束后清扫敌方残余部队;即使是“面子部队”反海盗部队也可以使用其配备的P-3C反潜机提供巡逻预警和反潜支援。可见,陆上总队成立后,仅靠日本防卫大臣能直接指挥的陆海空自卫队各总队直属部队,就可以进行一场中等规模的海陆空联合两栖登陆战。
对外用兵前奏
此前日本已有统一指挥航空自卫队的航空总队和统一指挥海上自卫队的自卫舰队,陆上总队成立后,日本陆海空三军都实现了统一指挥,未来军事战略将由守转攻。
安倍上台后,日本战略重心由北转南,加强九州、冲绳地区军事实力,在与那国岛等战略要地部署远程岸舰导弹,意图封锁邻国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同时,日本一再提高自卫队的两栖夺岛能力,意图控制争议岛屿,获得相关海域控制权,抢夺油气资源。
近些年来,就自卫队是应偏向防灾救灾还是“海外作战”,日本朝野争执不下。但此次陆上总队及其直属的水陆机动团的成立,标示着推行自卫队“军队化”“进攻化”的执政党自民党获得了胜利。日本已经不再遵循“和平宪法”实行“专守防御”,而是一步步右翼化、军事化,并且具备绕过国会实施偷袭珍珠港式“先发制人”打击的能力。对这一变化必须提高警惕,绝不能松懈大意。
本报记者 吴健 特约撰稿人 朱京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