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灵感
“就像我爸爸说的,知道什么画什么,而且你必须要设身处地感受创作人物,所以我很迫切需要来中国。我也不知道我能看见什么,这也是我在中国走来走去带的是一个空本子,走到哪里画到哪里。”于是,在过去的一周,这位曾经参与《小美人鱼》《阿拉丁》《美女与野兽》《泰山》和《魔发奇缘》等多部迪士尼经典动画长片的角色监制和创作的动画大师充满好奇地生活在上海,他既体验了现代中国的高速发展,包括乘搭磁悬浮列车、参观中国现代美术展览,前往世界第二摩天高楼“上海中心”;也前往上海博物馆、乌镇、南浔、上海豫园等地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民俗;其间他还兴致勃勃地前往上海一所普通小学及中国家庭中,亲身和中国的儿童以及家庭交流沟通。格兰认真地说:“我对这个故事视角是源于中国面向世界,不是美国的视角面向世界。我希望能够和你们将心比心,能够感受到做中国人是什么感觉。”格兰评价这一周是一次震撼的灵感之旅,“使我深刻体验到了中国文化中家庭的重要性。我非常荣幸可以和一户中国家庭一同围坐在饭桌边用餐,我将永远铭记席间弥漫的饭菜香以及爱和欢乐的气氛。这也正是我想通过《奔月》这部影片所表达的核心理念。”
盖上印章
几十年的从业经历让格兰拥有了炉火纯青的手绘实力。他透露,自己在创作一个新的动画人物之前,都会把自己活成这个角色的样子。“飞飞12岁,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特别聪明,能够自己做火箭、飞船,她还有自己的宇宙头盔,可能是自己做的或者是网上买的。或者是用微信买的。戴着妈妈的围巾,穿着打底裤,还穿着一双大的篮球鞋,手里抱着她的宠物。当然有一轮月亮。”格兰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画好了一幅新作《奔月》主角飞飞的角色草图。《奔月》讲述了小女孩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月亮女神,自己制作了火箭飞船并向月球进军的故事。寥寥数笔,一个颇具亚洲风情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自信的、独立的、聪明的。而后,格兰还用东方梦工厂馈赠的中国传统印章,在图上留下了“千里共明月”。为了盖好图章,这个美国动画人甚至再画了一张草图,他非常认真地说:“从我的理解角度来看,我们虽然在地点上来说相隔很远,但是我们心意相通。这是不是你们说的千里共婵娟。”
难免要提到月亮和嫦娥,但格兰说《奔月》并不会被创作成一个古典神话故事,他还现场使用高科技VR设备配合Google Tilt Brush软件在空中画出小美人鱼爱丽儿(见上图),寥寥数笔,便使现场观众瞬间坠入由格兰为大家所描绘出的美丽童话世界中,仿若与栩栩如生的小美人鱼一起遨游大海。据悉,这项技术也可能被格兰应用到《奔月》中。不过格兰强调说,动画技术在不断革新,不断打破原有的规则。但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就是在创作动画时永远像个孩子一样保持童心,不断前进和创新,“我很快就64岁了,我从来没有丧失过这种渴望,这种孩童一般的渴望,所以我很能和飞飞达成共情。” 首席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