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喇叭镇日寇溃逃,竖河镇何光就义
1940年4月15日到25日间,日军集中2个中队和1个山炮小队的兵力,在海军的配合下,对崇明展开大扫荡。
一天,“崇总”第一大队队长施鼎新得到情报,日军将到三区扫荡。他派人侦察,发现堡镇据点没有新增日军,断定来敌不会太多,即率二中队到三区,与金有祥商议反扫荡。
24日清晨,29名日军在小队长的带领下奔袭喇叭镇。他们事先得到金有祥游击队在港口活动的情报。等日军赶到港口时,发现这里停泊着五六条帆船,登船搜索没有发现游击队。日寇又冲进喇叭镇,鸡飞狗跳一番翻找后,依然没有发现游击队。日军小队长下令吃早饭,士兵刚刚拿出饭盒,镇外突然枪声大作,原来金有祥、施鼎新、张效骞等三个中队包围了过来。日军慌忙丢下饭盒,扑向镇东迎战。一阵激烈交火,日军枪弹消耗过半。
游击队吹响了冲锋号,日军驮着伤兵往南溃逃,靴子丢了,帽子掉了,血洒一路,狼狈不堪。后来,一个日军在家信中写道:没想到在占领区,也会遇到噩梦般的战斗。是的,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侵略者的坟墓。
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10时许,一艘班轮停靠堡镇码头。船上下来5个日军,其中4人手持步枪,1人扛着机枪。他们刚把枪支放进检查所,码头上突然传来执勤日军的呼喊声,这5个日军听到喊声立即向码头跑去。这时,6个旅客模样的壮汉窜进检查所,端起机枪,抓起步枪,见屋角有一箱机枪子弹,也顺手扛在肩上,冲出门,飞也似地往西北撤去。原来这是蒋队一分队的一次夺枪行动。
游击队不费一枪一弹,就夺走了许多枪支弹药,把驻扎堡镇的日军宣抚班长仓建气坏了。他集结起日伪军400余人,对堡镇以北、谢家镇以南、竖河镇以东地区反复扫荡数天。可是游击队早已转移,日寇无功而返。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鬼子因堡镇哨所被袭,再次调兵对三区进行扫荡。遵照“崇总”的反扫荡布置,特务中队长蒋克定率部埋伏在新开河公路段西北面田野里。小战士何光眼睛睁得滚圆,指抵短枪扳机,瞄着远方行进的鬼子。何光来自上海孤儿院,1939年冬,他与其他4个人被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派来“崇总”。何光到了部队后训练刻苦,枪打得准,所以常常接受特别任务,大家都叫他“红小鬼”。
蒋克定发现来敌太多,果断放弃伏击,命令各分队按原定习惯化整为零隐蔽。何光奉命保护1挺机枪和2支长枪。他隐蔽到竖河镇陆桂福宅,在战士沈嘉禾、徐顺福的帮助下,将机枪和长枪隐藏到草屋屋脊中,自己则躲在附近。一会儿,日寇闯进陆桂福宅,在汉奸的指认下,沈嘉禾、徐顺福等3名战士和抗日群众陶木狗、郝学昌被抓。
陶木狗、郝学昌、徐顺福都顶住了日寇的逼问,被日寇杀害。当日寇将枪口转向沈嘉禾时,沈嘉禾竟成了“软骨头”。在他的目光示意下,日寇把陆桂福宅院里的老老小小全都驱赶到空地上,何光也不幸落入敌手。敌人一个个盘问,最后把说“上海话”的何光拉了出来。何光昂头怒骂,拒不说出枪支和其他游击队员的下落。日寇恼羞成怒,残忍地砍下了他的头颅。叛徒沈嘉禾在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镇压。
4月底,驻扎崇明的日军屡屡失败,宣抚班长仓建数次受到上司严厉训斥。他知道日军在正面战场上日益吃紧,兵力捉襟见肘,不可能再增加崇明的驻军,无奈之下便异想天开地想要私下与游击队约定“互不侵犯”。
为了让游击队答应,仓建决定祭出恐吓手段。经过多次申请,他终于临时调来2艘战列舰停泊在南门港,又派出数十艘小汽艇四处游弋,100余名骑兵在县城里耀武扬威。仓建扬言“崇总”如不休战,日军将大规模“清乡”。两天后,“崇总”回应:“头可断、血可流,抗战到底,决不投降。如有人暗通日军,破坏抗战,必将严惩!”得到回复后,日寇进退两难。一直拖到6月8日,仓建才得到海军炮击配合。日舰断断续续地炮轰了两天一夜,共发射200余发炮弹。由于“崇总”及时疏散民众,日寇只炸毁民宅1座,死2人,伤10余人。
日寇妄图依靠炮击从心理上击倒抗日民众,逼使“崇总”就范的图谋失败了。